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行志愿与没有志愿仅一步之遥

(2008-02-17 13:38:47)
标签:

高考

志愿

分数

教育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中国新闻网215日)

在以往未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对于高考成绩相同或相近的考生来说,决定他们能否考取大学,考上哪所大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高考成绩,而是所填报的志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考录取的不平等,使得高考志愿填报成为一场莫大的人生赌注。

从理论上讲,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就可以减少考生填报志愿方面的偶然性、赌注性,避免考生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充分和不对称所导致的"志愿扎堆"和"高分落榜"现象,从而更有利于保护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的教育权利,减少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遗憾。

然而,这还仅仅是推广平行志愿的积极方面,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平行志愿事实上仍然未能摆脱"分数优先"还是"志愿优先"的无谓争议。因为不管是"分数优先"也好,"志愿优先"也罢,其所遵循的均是高考志愿和成绩,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每一名基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实现相应的教育权利,做到高考成绩与志愿的双重尊重。

事实上,做到这种双重尊重其实很难,诚如"志愿优先"容易造成"高考落榜"现象一样,基于"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也极易造成考生只专注于高考成绩,不考虑自身的其他条件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以高考成绩决定所报考的学校,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考生填报志愿冷热不均,还不利于高校间合理分配生源,使得一些拥有一定特色和潜力的二三流高校丧失招收到一流考生的机会,这样必然会使高校之间等级差别进一步被计划和拉大,因而对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十分不利。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平行志愿过多过滥表面上是尊重考生志愿的表现,从更深层次考虑,却是无志愿的另一种诠释,换句话说,平行志愿与没有志愿仅一步之遥。因为志愿本身就是一种专属性的东西,一旦过多,志愿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志愿也就不成其为志愿,极端地讲,平行志愿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考生填报志愿异化成了志愿分配,其主导者不再是考生本人,而是高考成绩和学校批次。在这个时候,考生就好比一台机器,不是手拿着高考成绩找学校,而是被严格按照高考成绩对号入座。

当前,对于高考录取而言,我们并不是对于高考分数重视得不够,"唯分数论"显然依然占据着最险要的位置,为配合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中新课改的实行,我们迫切需要做的不是进一步神化高考成绩,而是淡化"考分至上"的色彩,这才符合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所以,推广平行志愿这一录取投档方式较传统方式相比并不见得有多么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