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音易学国学思维杂谈 |
沉心入土百花开
(五音识人与金口诀互证)
(二)
当我们读经典中的语句时,一定要把内容拉下来,和我们的社会接轨,和我们的人生、生活统一起来,让它产生千姿百态,让自己能够得到启迪和愉悦。否则我们看再多的书都没有用——食而不化,于事无补。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就是说早上听到真正的道了,晚上死了都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死也要死得心安理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死也要死得明白!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别人进步了,我们没有进步,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我没有进步,和学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有些人学了几个月的进步都要比我好,要想想这是为什么?!
如果有人说“不想学了”,好!你死也要死得明白吧?!你要明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要死得心安理得,死得其所。我们学的内容,古人早有明言,一定要把它拉下来,变成自己血液里面的东西,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才会进步。
当你真正做到这一点时,想不进步都难!
当你跟人交往或一起学习的时候,学习者与人交往或一起学习的时候,要先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有优势的地方、闪光的地方。我上午还跟北京的几个学生讲了一句话:总看别人好处就是聚富,就是进步;总看别人的坏处,就收脏,就是退步。所以,你要把你的思维调整好,思维结构调整好。这些都调整好的话,学起来就会很快。一定要记得古人讲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你不要先去想“我怎么能够像老师那样厉害?”!——对一个事情下精辟的结论,看起来很潇洒,有谁知道这个潇洒背后是用什么基础来支撑的吗?这个基础不是一天两天,一两个秘诀来支撑的,它是有很多基础来支撑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基础如何建立,还要看学习者的心态。学习学到最后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改造,其它什么都改不了——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父母、性别改不了……能改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心能转物,则同如来!”做所有的事情都是让我们的心转,让自己的心降低降低再降低,把心沉到泥土里面去。心一旦沉到土里,就会开花,就会百花齐放……
人心没到那个位置,根本办不了那个层次的事。记住,这个位置就是心的位置。要时常反思一下:你把精神的位置放在哪?思维的位置放在哪?
学到今天,不管老师讲哪一步,大家都要注意:所有方法、技术背后一定有个无形的东西支撑。如果丧失对无形支撑的觉悟,你是学不好、是学不精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技术、方法,可以看到、体会到的属阳;内在的、精神思维方向、思维统领属于阴,阴阳一定要对接。当阴阳不能对接的时候,人就会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试想想: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的人,他对别人能负责到哪里去呢?!
看到事物的表象之后,要想到内在的理。前段时间上课我曾讲过:新疆的水果为什么好吃?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因为温差变化大!
人也是一样,只有经历过重大的事件、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人,思维才能够从阴到阳、从阳到阴迅速转化。心态经历很大变化的人,才能够真正知道什么叫“不再寻找”,才能做到“精神还乡”!至此,心灵境界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这些基础的形成,需要自己点点滴滴的践习、实践。老师讲得再多,如果我们的思维不开悟都是没有意义的。人无论读多少书,行多少路,见多少名师,都不如自己的思维开悟。一定要激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把原有的思维击垮击碎,重新建立一套上行的思维体系,让自己永远在上行的箱体中运行。
记住,每个人的精神活动半径决定自己将来发展的范围。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业:下图中物品的名字在古代叫“节约”,请问它是用在何处、功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