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春系列 思乡曲] 家人聚会 - 成都的回忆 (图)

(2008-01-29 04:17:44)
标签:

情感

散文

生活

文学

原创

锐博客

草根

家庭

分类: 似水流年
[新春系列 思乡曲] 家人聚会 - 成都的回忆(图)
作者:宝桑 (BS)
 

转眼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但在美国春节不是法定的假日,绝大多数华人也不会专门请假在家庆祝,我们这些第一代新移民都入乡随俗地过起了类似中国春节家人团聚的感恩节。每年感恩节期间,大多数跟我一样在这里除了丈夫和孩子便举目无亲的人,都会邀约三、五家好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虽然也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但当曲终人散之后,留下的往往是更多的无奈和更深的怀念。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让我想起在国内的亲人们还有大家从前在一起欢聚的点点滴滴。

我拥有成都户籍长达十九年,但我在那里只居住了大约十年的光景,尽管十年并不是一段很短的日子,但因为大多数在成都的日子我还是个小孩子,留给我的记忆最多又最深刻的只是家人们频繁的聚会。

记得那时几乎每个周日,外祖父这边的亲戚们就要搞所谓的“转转会”,就是每周每家轮流作东,老老少少二十几号三代人从中午开始就聚在一起,一直要到吃完晚饭才散伙。那时我跟外祖母住在闹市区的春熙路附近,而外祖父则独居在市郊的一所他任教授的高校里,唯一留在成都的小舅舅当时又在中戏念书,所以我们家很自然地就被亲戚们排除在作东的人选之外,但每次的聚会我们都是坐上客,因为我的外祖父的辈份在所有亲戚们中是最高的。

我最喜欢到二堂舅家去聚会,不仅因为他们家的大儿子跟我年龄相仿,还因为我那当中医的二堂舅特别会摆龙门阵,一则笑话可以被他说得让所有人都笑喷饭,而他却可以神态自若、依然故我地继续。

 

有一年初冬时节,轮到二堂舅家作东。那天二堂舅给我们做春卷吃,我们大家围着圆桌坐着,圆桌的中间有一盆炉火,炉火上炖着萝卜牛肉汤,炉火的四周放着切好的、过过盐水的红萝卜丝、白萝卜丝和绿豆芽,还有烫过的粉丝和炒好的肉末等等,整个桌子的布局就跟现在吃火锅有点相象,不同的是面对二堂舅的桌面上没有要吃的菜,而是一盆软软的、和得有点稀的米糊,二堂舅把那米糊抓在手里一甩一甩的,然后就往架在炉火上的平底锅上抹一圈,一张春卷皮就这样在他一甩一抹的节奏中做了出来,与此同时,二堂舅还一边劝着我们赶快趁热裹上菜吃,一边还摆起了龙门阵,那时的我看得目瞪口呆,为他的手艺,听得津津有味,为他老龙门阵里那些家族中多年前的人和事。

 

[新春系列 <wbr>思乡曲] <wbr>家人聚会 <wbr>- <wbr>成都的回忆 <wbr>(图)

           (图片选自作者私人相册)

 

吃完饭,上了年纪的人们,我的外祖母和二婆婆(二堂舅的母亲)等,就聚在一起打打长牌,我的堂舅妈收拾碗筷,而忙了大半天的二堂舅则给大家沏上茶,然后陪着不玩牌的长辈们,我的外祖父等,聊聊天,继续他的龙门阵,男人们要么加入摆龙门阵的阵营,要么就看看报纸和杂志,女人们则凑在一起聊一些家长里短,而小孩子们则跑到大杂院的深处去打打杀杀、追赶鸡鸭。

我们偶尔也会到外祖母的侄子家去聚会。那个我叫表叔的人,是早年留法的核物理学博士,年龄比我外祖母还要大,当时在川大做教授,他们家在四川音乐学院附近,住的是一座独门小院,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有一口奇特的水井,那水井不是那种用人工扔只吊桶就可以打水的,而是半机械化的,有一根很粗的原木杠杆,一头吊着水桶,一头挂着一跎重物,我始终没有学会怎么使用它。

那个年代,堂堂海归大教授家请客既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娱乐节目让大家作乐,听外祖母说,过去表叔的父母家是有家养的戏班的,也有专门捧的角儿,87版《红楼梦》里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的父亲紫灵也曾到家中唱堂会,还是他们的好朋友。

 

表叔家请客的时候,凉拌菜是总会上桌的,可我小时候既不吃葱也不吃辣椒,因为我的缘故,他们不得不单独给我做一份不放葱也不放红油辣椒的,否则我就必须很仔细地把那凉菜用白水洗了才能入口。有时表叔家用肉绍面来招待大家,这面的佐料通常是酱油、醋、肉绍、葱花、红油辣椒、再加少许味精,可我既不吃葱也不吃辣椒,反而要加白糖,为了我这些种种的与众不同,我总觉得很丢脸,特别是有其他同龄孩子也参加聚会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表叔总是说他跟我是一样的,也是不吃葱不吃辣椒、还要在面里加白糖的,为此,小小的我自然而然地跟表叔有一种亲近感,所以每当饭后,大人们开始打麻将的时候,我经常缠着表叔跟他到书房里翻看他的书,偶尔做做他出的脑筋急转弯,而最爱的则是他的留法趣事,或许我出国留学的念头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至于我外祖父母的五个子女的家庭倒是很难齐聚在一起,每隔一两年我的父母和散居全国各地的四个舅舅们就会想办法在春节的时候回成都,可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全部聚齐过,不是一会儿缺了远在新疆的二舅一家,就是一会儿近在贵阳的大舅又外出体验生活了,这也成了外祖父母心中永远的遗憾!最近的一次聚会是为庆祝外祖母的九十寿辰,我们带着一岁半的儿子隆冬时节也赶了回去,总算圆了外祖母四代同堂的梦想,可那时离我的外祖父去世已经七年多了,我的大舅也已不在人世。

走笔至此,我已无语,唯有更深的怀念。

后记:

我最后一次见到爱讲冷笑话的堂舅是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赴美途经香港的时候,后来他们移居澳洲,现在偶尔通通电话。我的表叔则在我小学毕业后不久就离世了,而他们没有子女。

这些年我经常回国四处走走,探望亲人和朋友,因为我知道现代人都很忙碌,要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是困难的,为了不让自己将来遗憾,我宁肯自己花点时间去看看他们,每到一处,我们一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家人朋友们不仅陪吃、陪玩,临走还给我们捎上一堆礼物,让我深深感受到游子在外最怀念的家人亲情。为此,在节日之际写下此文纪念并怀念我的家人们,也祝他们新春愉快!同时也向所有阅读本文的读者拜个早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