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校友DW:当你和别人不一样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从人大附中到大学社会 |
梦里江河的话:
此文基本观点并不新鲜,但作者结合自己成长经历娓娓道来,有形有趣,让人愉快。特别是文中又提到了人大附中的小伙伴们和班主任兼数学老汤,非常亲切。
作者DW是人大附中2010届14班、北京大学2014届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生,现在豌豆荚工作,并在个人公众微信平台“DW月谈”持续发表文章。我以前转载过她的文章,以后还会转载几篇。
当你和别人不一样
2015-03-17 作者:DW
一年前我还比现在更加年少无知。有一次做活动,我们要给用户赠送价值约10元的话费,但是活动做完了,我们发现有几百个用户信息有误,无法给他们充话费。老板让我算一算这件事影响有多大。我快速算了一下,所有人加起来至多影响不过2-3000元的总金额。于是大手一挥说:“影响不大!”
当时负责用户反馈的同事P先生大怒,说:“钱是不多,但这些用户都是我们的用户啊,你怎么能放弃你的用户呢?”于是P先生努力用用户留下的各种联系方式去找他们,尽力把能补的钱都补上了。
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惭愧地发现,和P先生相比,我对用户的热情真是太有限了。每次出了事,第一件事想着就是算算影响了多少钱,而不是影响了多少用户。果然后来P先生平步青云(错了,应是走向辉煌),一定是靠着对用户杰出的热爱。
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比如我对用户的爱没有那么深沉,也不喜欢给用户打电话,那我可以不做用户反馈相关的事嘛。既然我还是算钱算的比较快,那可以多做一些和收入相关的事,于是倒是也好。
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叫《异类》。这本书有一个观点,大概是说你的缺点也可以是优点,主要要看你要做什么。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讲一个美国的医生。这个医生从小家庭缺乏温暖,所以非常缺乏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非常容易激怒别人。但是他长大之后,进入了一家白血病儿童医院。其他人都很难在白血病儿童医院长待,因为生病的孩子实在是太惨了,一般人根本无法面对,更不要提医生还要在孩子身上实验各种疗法。但这个医生因为情绪不敏感,所以持续地进行了很多有效的研究,最终发现了有效的白血病疗法,拯救了很多人。
这个故事的确很有启发。按理来说,如果连别人是否痛苦这种事都感觉不到,那这个人的发展应该非常惨淡了。但事实上的确有些工作需要这些人来做。总之,作者总结道:一切都看机缘。
那本书的确很有趣,大致是说,你觉得你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错,这都是命。这话是不是对的,还有待商榷。但我的确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理应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事来做。如果觉得有些事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那就不做了。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吃饭,聊起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惨痛的话题。像我们这样自幼学习奥数的人对“别人家的孩子”真是深有体会。在数学这个学科里,那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你觉得自己的数学相当好,依然会有人比你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按照我高中班主任的话说:“你连他们的边都摸不到。”(梦里江河转载注:于是,老汤的生动形象又在我脑海中忽隐忽现了)
朋友笑着聊起了我们都认识的一个同学,从初中起,那就是她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实在太好,始终望尘莫及。但到了现在回头再看,觉得这些事其实根本就不能比,大家仅仅是擅长的方向不同而已。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我们有自己擅长和适合的生活,大家各自活的好好的,这也就很好。
我也是在出了校园之后,渐渐意识到就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本身都只是人生的一种。比如我擅长学习和考试,所以我还上了大学。但如果这个时代以绘画水平为人的主流衡量标准,那我就要中学肄业了。但是上学的时候,成绩这个指标太过明确。如果在这个单一指标上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自己不好。但现在想想,成绩只是人生多个奋斗方向中的一个,如果不擅长学习,完全可以做些别的,也许还能过得更好。
再后来我又看了图灵传记电影《解码游戏》,愈发觉得人生的要义在于找到能发挥你特点的工作,然后再看机缘。比如图灵绝对是一只不平衡的水桶,长板特别长,短板特别短。但他的确做了需要他长板(数学天分)的工作,再加上他遇到了难得一遇的世界大战,所以做出了影响世界的成就。如果他专注于练习演讲,可能早已湮灭在人海里。
所以说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其实也不用恐慌。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去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我后来日益意识到,在“见贤思齐”的同时,还要重点观察自己和贤者到底有哪些方面不一样。如果发现自己和贤者的特点大相径庭,那还是不要与贤者比肩,尽快走上其他道路比较好。
最后说说给我启发很大的一件事,此事告诉我,和别人不一样并不是个问题。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和一件长得像鹿皮的大衣有关。
我去Berkeley交换的时候带了一件米色的印有格子花纹的大衣,毛茸茸的,穿上简直像一只驯鹿。但是当我到了美国之后,我意识到美国校园,尤其是加州校园的正常着装,应该是帽衫+运动外套,和我的鹿毛大衣风格非常不一致。
当我穿着米色的毛外套走在路上时,人们都在看我。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人们一定是觉得我穿的衣服太奇怪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一只蹦跳的鹿吗?我试图不穿这件外套,但是不穿就太冷了。而加州的帽衫和运动外套又太宽松,并不适合我,于是我还是得继续穿鹿毛大衣。
有一天,我坐在走廊里等着上课,旁边的同学突然说:“我喜欢你的外套,它看上去很特别。”这让我非常震惊,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件衣服太奇葩。于是我更加有信心地穿了一段时间,结果至少有4、5个人表扬了我的鹿毛大衣。于是我突然明白了,我不用费尽心思和人们一样,因为总有一些人会觉得我的特点是个优点。
离开美国的时候,因为行李太重,我把鹿毛外套捐给了慈善机构GoodWill,不知道有哪个美国小姑娘穿上了它。但自此之后,鹿毛外套的故事我倒是记住了。于是我愉快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再也不因为和大众不一样而恐慌。
注:本次封面来自作者手绘。
--
如果你想以后看到我的文章,请关注DW_Journal,或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DW月谈”关注本公众号。
原地址:
- 2015-01-20 12:50:28
- 2015-01-08 07:56:28
- 2015-01-03 07:56:28
- 2014-11-08 07:56:28
- 2014-08-25 12:32:28
- 2014-06-05 07:56:28
- 2014-03-25 07:56:28
- 2013-07-28 18:17:38
- 2013-04-03
- 2013-02-27 07: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