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景山首钢香啤坊星巴克三高炉 |
分类: 我爱祖国好河山 |
说到位于石景山的首钢,可以说曾经让北京人爱恨交加。
曾经,几乎每个北京家庭,都一定会有亲人在首钢工作,
曾经,它是长安街最西边的帝都骄傲,全国最大的国企,
曾经,它从北京人心头红白玫瑰,变成蚊子血和饭米粒。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最终促成了首钢搬迁这个大事件。
记得2003年,在瑞典参观过一个煤矿改建为景区的工业改建项目,令我印象深刻。那几年,首钢搬迁讨论的如火如荼,作为有些环保行业背景的普通人,在2004年,我便长篇大论地写过一篇建议书,希望把瑞典的这个工业改造项目,介绍首钢搬迁后的石景山。
毕竟后首钢时代的石景山开发,需要借鉴许多别人的经验。
当然,我已经不记得这篇建议书到底发给了哪些部门,但它肯定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或许,我当年很幼稚,或许首钢这个大项目的管理者,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
2010年12月,3号高炉熄火,标志着首钢在北京工业时代的彻底结束。
但,这并不是首钢在北京的终结,因为这里后工业时代的改造开始起步。
所以今天,长安街西边的尽头,
首钢园区的改造已经初具规模。
前几天去参观了一次首钢园区,
可以说,令我相当震撼、惊喜。
3号高炉以及它的热风炉、除尘器变身‘博物馆’,
3号高炉甚至还修建了直升电梯和空中玻璃栈道,
曾经的循环冷却水池,成为园区的水上景观秀池,
环绕着秀池,是奥组委、冰上训练馆等奥运项目。
停车场背后,是曾经的布袋除尘器,远处是3号高炉和它的热风炉。
循环冷却水池,变身园区水景,高炉倒影在秀池中,是不是别有一番工业风情?
与那些硬把工业风装成文艺的社区也不同,
首钢园区的重工业风,独有历史和文化积淀,
钢与铁的重机组合,就是首钢园区最硬的内核,
不用硬装,更不必让这些钢铁遗风变成文艺范儿。
因为参加活动,主办方申请,
有幸乘坐直升电梯上到了3高炉的顶部。
在这里可以360°无死角看到园区的东西南北。
来,先给3号高炉拍个写真,真不容易,因为它太高。
(赞一下灯光,打得特别好,仿佛高炉还在工作一般)
秀池对面是石景山本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真的有一座叫做石景山的山。
长达385米的皮带通廊,就像纽带一般,将工业遗风与自然风景完美融合。
整个园区,到处可以见到塔吊,奥运工程正如火如,
高台滑雪的跳台像一道彩虹、冰上训练馆已经启用;
奥组委所在的西十东奥广场,是曾经的料场;
星巴克咖啡店的背后,是曾经的布袋除尘器。
(职业关系,看到除尘器,觉得无比亲切)
作为从小在兵工厂长大的孩子,我对一切重机元素毫无抵抗力,
站在3高炉上,看到各种钢管、铁罐、玻璃栈道,忍不住跟小伙伴们各种拍照,不得不说,硬核钢铁与时尚混搭融合,真的很出片。
恐高的人,就不要走在这上面了。
透过玻璃栈道,能看到高炉底层改建的活动中心。
在首钢园区,一切都与钢铁不可分割。
这里星巴克,大约是园区第一家商业门店,
曾经,‘去星巴克’成为进入园区的公开的‘暗号’。
这家门店堪称是全北京最硬的星巴克,因为它的背后就是除尘器。
最近,这里又新开业了一家餐厅‘香啤坊’,
它是首钢园区与香格里拉集团公共打造的园区首家高档餐厅,
位置就在三高炉脚下、秀池水畔,与星巴克咖啡隔街相望。
现在,如果你再来首钢园区,可以多一个‘暗号’了,
‘去香啤坊餐厅’,你只要跟保安说这个暗号就可以进入园区了。
不用说,餐厅也是从内而外浓浓的工业风,
不仅建筑外观是工业风、内部钢铁桁架风,
甚至连自创的美食美酒的名字,都十分钢。
自酿的钢啤、自制的钢堡、羊肉串叫钢串,
说这里是北京最‘钢’的餐厅,没人反对吧?

好吃到完全旁若无人,哈哈
餐厅的自酿啤酒有6款,下面这种叫做1919,以纪念首钢1919年开始生产,
重点是这个啤酒杯,专为1919定制,真的深得喝啤酒的女生们喜爱,
可以说,要身材有身材,要颜值有颜值,但其实就是没多少容量。
对于没酒量又想‘炫富’的女生,实在是最贴心的安排。
钢与铁曾经成就了重工业首钢,
如今肯定也会造就时尚新首钢。
这个十一,不出远门的帝都人,
可以来首钢园区转一转看一看,
缅怀钢铁重工业,展望新时尚,
顺便吃一顿全北京最钢的美食。
最后,是香啤坊最钢三件套:钢啤,钢堡,钢串。
2020这个十一,不管你哪里,让我们一起钢一杯,
庆祝我们的劫后余生,然后共同开始‘灾后重生’。
最后的Tips, 目前进入首钢园区还需要查暗号,
所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不如提前预约更合适,
微信搜索小程序:AI尚首钢园,预约即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