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字的写法请教方家

标签:
闲言碎语杂谈 |
这是我应邀所拟的新居贺联,因楼前刚好栽有两株桂花树而成此联。
等到对联贴出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说横批中大吉的“吉”字写错了,这“吉”字我们这里(潮汕方言揭阳语支)的方言应该念“缝”(抱1安7切)音。其意思是用来表示瓦楞屋的开间大小的量词,如11“吉”,12“吉”(请注意:这个“吉”是特指我横批上的那一个字样)。说是在木工师傅中是通行的。我对他老人家解释说这样写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需要,汉代隶书就有这样写的,魏碑里也有把吉字的下一横写长了的。我再向他解释,在《潮州音字典》、《新华字典》、《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边都找不到这个“吉”下边一横比上边长的字。我说,即使是曾经有这样一个字,但现在已经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失去其生命力,我把大吉的“吉”字这么写,是不会与那个所谓的字相混淆的。他说在《潮汕十五音》里边就有这一个字。然而,我们谁都说服不了谁。
以下是我写“吉”字的依据
《书法字海》把“吉字”归类在“土部”。
(这是局部)
上面为蔡襄书作。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下册第15面。
下面为吉字的字源字义解释:
补充一点:2014年2月8日,在一位同学的家里查到一本完整的《潮汕十五音》“字典”,里边有一个“土上口下”的“缝”字,也没有对字义作任何解释。这样一来,在一本“字典”里边就出现两个“吉”(缝)字。如此混乱的工具书,其权威性大受质疑。
因此,我借此博客,向各位博友请教:这大吉的“吉”字,能不能像博文所见的样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