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期音乐教育儿童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教育 |
(0~3岁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方案之六---31~36个月:秩序感与过家家)
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宝宝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此逐步建构。所以,建议父母给孩子设置的音乐小屋等区域有相应的常规,并真正能落实到每一次活动的进行中,如小乐器、玩教具放回原处,开始的常规、结束的常规、特定的语言常规等等。习惯的培养此时应开始,要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其次制定的规则要合理、明了,适合孩子的年龄,允许孩子有偶然破例和反复。
此时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易变化,常受外界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与礼节,使孩子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喜欢听从大孩子的吩咐,帮助拿玩具啦,帮助喂娃娃吃饭啦,帮助“买菜”啦……等等。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与人和平相处,得到点滴人际关系的经验。父母可以尽量为他提供玩的条件,让他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使他能短期离开父母,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走进音乐童话》特别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聆听,让他们在音乐里“过家家”是很有趣的,成人们还会发现,孩子在进行游戏时会不断地创造和改变情节,并进行表演。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采,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还可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读读画册、小人书,以积累知识,发展想象力。同时对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要给予鼓励,万不可进行干涉和嘲笑,孩子的“白日梦”说不定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呢!
在音乐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探索、聆听各种音响,能有区别地模仿声音,能模仿家长进行歌唱,能合着中速慢速的乐曲进行律动,使用简单的打击乐敲击稳定拍节奏,通过游戏的方式欣赏音乐。建议演唱不超过5度的歌曲,从s~m开始训练孩子音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简单的音乐元素要多重复。成人们要给孩子更多的示范,给他们讲更多的音乐故事,甚至一起表演一个音乐童话,他们会在模仿中学习,并且反复地模仿,孩子在技能和理解力上均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