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教育杂谈多元智能音乐智能儿童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 |
分类: 儿歌故事 |
我们教孩子音乐的时候教会他如何听;当我们教孩子画画的时候,我们教会他观察;当我们让孩子想象的时候,我们在为他创造美好的世界。荷兰的政府深信艺术与音乐的力量。1968年,艺术和音乐成为荷兰初中的必修课,甚至决定学生是否
有资格升入大学。在之后的1994年,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成就研究活动中,荷兰的大学生取得了,数学类第一名,自然类第二名,这呈现出音乐、数学、科学的紧密联系。美国国家唱片艺术暨科学学院策划了一项“聪明交响乐”项目,自1999年起,一张获得格莱美奖的古典音乐唱碟与尿布袋一起,送给即将离开医院的新妈妈,希望这种礼物来给予美国的孩子科学与文化的优势。音乐真的能产生差别吗?回答是响亮而肯定的。

年轻的父母可能会惊讶,新生儿的大脑至少含有1000亿神经细胞,多得像银河系里星星一样,难以准确计算。初生时,大脑几乎包含一生所有的神经细胞,但是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充满良性刺激的环境,孩子大脑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机会玩耍或很少接受抚摸的孩子,其大脑比同龄正常孩子小20%~30%。由此,我们知道丰富的体验能够影响大脑的形成。而音乐正是提供一种丰富的体验的好载体,却并未被我们在教育中很好地运用。
音乐是可以听的。听觉器官是孩子最早发育的器官之一,甚至在孕期四个月时,孩子在母体中就会听。孩子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听到母亲的说话,甚至听到母体以及体外的多种声响。日本有个实验,阿部桂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小女孩,她刚出生不久,母亲就在她的卧室里播放莫扎特、海顿、和其他大师的作品录音。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当她听到熟悉的旋律时,就会发出咯咯的欢笑声。这说明她对这些音乐不但已经记住而且已经能够再认了,而且孩子不仅能主动探究和选择环境中的刺激,而且具有惊人的早期音乐学习倾向,甚至将这种音乐能力迁移到其它领域。
除了听,音乐还可以调动大脑的视觉和动作觉神经,如孩子听到音乐声音就会朝发声的方向看,看音乐图画、乐谱和图谱等;孩子在不能读谱之前,就用手势、动作和舞蹈来表现自己的音乐感受,也就是说音乐会让孩子舞动起来。据说,音乐的起源就是“律动”(rhythm)。瑞士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节奏运动(音乐与身体的结合)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同时可以是孩子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后一篇: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