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描摹2007年的中国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市场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比热闹的资本市场,狂烈涌入的资金,激烈的业内竞争,频繁的人员流动,日渐明晰的政策走向,产业上中下游全部发生着迅速而鲜明的变化,过去的暗流潜涌仿佛突然间都成了水面上的激流险滩。
这一年,有令人咋舌的基金募资,有创记录的IPO,有本土GP、LP的异军突起,也有产业是否陷入“泡沫”的质疑,激烈竞争里“炼狱”的感叹,“避免人傻、钱多”的自我警示和“进出管制”后的困惑。
但无论如何,对于中国私募股权领域的所有参与者来说,2007年都是一个“奔跑”的年景,无论是自发还是被迫,大家的速度都加快了。没有不能投的领域,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以至于作为这个行业的旁观者,我们都想向所有的从业者表示敬意:你们,足够勤奋!尽到最大努力!
是的,这就是这个连载回顾的主题,在斑斓的过去与模糊的未来的交界处,那些让人眩晕的一切的中间,看看自己脚下的路,也许才是最踏实的。
你们的2007
据AVCJ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私募基金募集资金总额达94亿美元,占整个亚洲地区的21.2%。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总额达107亿美元,其中并购投资额为8.67亿美元,其他相对偏早期性质的创业投资额为88亿美元。2007年私募股权以并购和战略出售为主要方式的退出金额达49亿美元,以IPO方式退出的金额达510亿美元。
以融资阶段来划分,2007年,扩张及成长资本(Expansion/Growth
capital)投资高居榜首,共计完成184个交易,其中已公布的有137个,涉及金额达43亿美元,占所有阶段投资的40.2%。其次为Pre-IPO的项目,其交易个数为46个,涉及金额达20亿美元,但相比2006年Pre-IPO
45亿美元的投资额相比,今年下降幅度较大,更多的投资转移到了成长资本领域。早期投资额(Start-up/Early
Stage)比去年上升了一半的幅度,达17亿美元,共完成120项交易。收购性质(Buyouts)的投资额略有下降,从去年的9.7亿美元降至8.6亿美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服务领域虽然相比2006年的44.05亿美元的投资总额有大幅回落,但在各行业的投资中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2007年投资总额为25.79亿美元,占22.4%的份额,共计完成39个交易。其次是重工业制造业,投资总额为17.35亿美元,占15.1%的份额,共计完成49项交易。此外,表现抢眼的是运输与配送领域,投资总额增长了近11倍,达13.23亿美元,全年共计完成18个交易。
2007年中国市场最活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交易价值最大——凯雷投资集团
AVCJ研究报告显示,凯雷投资集团2007年在中国市场的交易价值达10.62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之一,凯雷投资集团总共拥有55只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着超过756亿美元的资产。自1987年创立以来,其已在686个交易中投资达323亿美元。
目前,凯雷投资集团主要以增长基金、房地产基金、并购基金运营于中国市场。2007年6月,凯雷委任来自摩根大通的马恩瑞(Eric
R.
Mason)为董事总经理,以拓展其亚洲杠杆融资业务。中国是凯雷亚洲杠杆融资基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凯雷投资集团已对外公布的2007年中国市场具体交易为:
12月 迪欧餐饮集团(DIO F&B
Group) 2100万美元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Carlyle Asia Growth Partners III)
9月 新世界(爱股,行情,资讯)教育集团(NeWorld Education
Group ) 2000万美元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
7月 上海巴贝拉意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Babela Restaurant Management Co. Ltd.)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
7月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Xtep (China) Company
Limited)
3000万美元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
3月 扬州诚德钢管有限公司
(Yangzhou Chengde Steel Tube Co. Ltd.)
8000万美元
凯雷亚洲基金II(Carlyle Asia Partners II)
已公布交易中的4个由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投资,该基金自发起以来已募资达6.8亿美元,截至2007年12月,投资近4亿美元于10大行业中的超过15个企业,其中有60%为中国企业。管理该基金的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团队同时管理着凯雷亚洲创业投资I(2000年,1.59亿美元)和凯雷亚洲创业投资II(2002年,1.64亿美元)。
另一已公布交易的投资基金为凯雷亚洲基金II,其以8000万美元获扬州诚德钢管有限公司49%股权。该并购基金2007年在中国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其投资3.26亿元于重庆商业银行7.99%股份的计划未通过银监会的审核,另一方面其投资徐工机械的交易在双方签字近两年后仍在等待政府的最终批准,尽管此前凯雷已将拟持股比例从85%降至45%。
凯雷在2007年底获得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大收获。12月25日,凯雷牵头财团投资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正式登陆A股,凯雷在中国太保上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其旗下管理基金所控制的投资实体Parallel
Investors Holdings Limited(10.51亿股,占总股本的15.70%)、Carlyle
Holdings Mauritius
Limited(2.8亿股,占总股本4.20%)运作。按中国太保首日市值,以2007年4月16日凯雷在中国太保56.93亿元投资额计,凯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超过11倍收益率。业内人士估算,以2005年12月凯雷认购4.99亿股太保寿险计,则其收益率高达15倍。但据保监会公告“未经我会批准,外资股东持股时间少于三年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份”,凯雷退出尚需时日。根据中国太保招股说明书披露,该公司不久将发行H股,规模为不超过9亿股,H股发行完成后,境外投资者所持有的A股股份将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转换为H股,则凯雷在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2007年,在交易价值持续增长的同时,凯雷亦致力于塑造其不是“门口的野蛮人”,而是有耐心的投资者的形象,但这一努力要获得中国市场认同仍需相当的时间。
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是全球最佳的投资地点。在这里投资有风险,但吸引力也很强大。”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在中国成功进行投资。在中国投资的规则与美国不同。你必须意识到这点,必须非常的耐心。我一直告诫大家,如果你想在中国投资,那就请保持耐心。”
交易个数最多——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IDGVC Partners)
AVCJ研究报告显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
Partners)2007年交易个数达29个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创业投资公司之一,IDGVC
Partners管理基金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投资于中国超过140家优秀创业公司,包括于纳斯达克上市的携程、百度、金融街(爱股,行情,资讯)网站、如家酒店,以及在香港上市的腾迅(QQ)和金蝶软件等。
2007年,IDGVC
Partners对外公布交易集中于其擅长的早期及成长期企业投资,涉及华铁传媒、CAXA、安美途、家富富侨、大商圈网、汉庭、印象创意、天下门票、蓝港时空、赢思软件、伽玛星科技、海蝶控股、三九健康网、北斗手机网、中博影视等多家公司,投资金额超过4亿美元。其对于Pre-IPO项目亦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8月,其通过旗下IDG第三期基金全资持有的FEML,以1.16亿港元投资收购神州数码3.78%股权。
2007年年末为IDGVC
Partners的收获期。11月至12月中旬,其实现了多家公司的退出,这包括12月12日中华学习网(NASDAQ:
CEDU)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12月13日美新半导体(NASDAQ:
MEMS)登陆纳斯达克,网龙公司(8288.HK)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掌中米格被美国手机游戏商Glu Mobile收购。
IDGVC
Partners2007年于基金募资方面亦有较大动作。7月2日,其与Accel
Partners合作的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Ⅱ(IDG-Accel China Growth Fund
II)对外宣布设立,基金规模达到5.1亿美元,基金对单一企业的投资规模在2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之间,预计将于未来2到3年间投资30至40个项目。2008年元旦前夕,IDGVC
Partners规模达5亿元的人民币创投基金由商务部批准成立,主要针对连锁、高科技及能源领域的快速成长公司,预期该机构于2008年仍将有强劲表现。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熊晓鸽
“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炼狱”
“政府政策的调整,创业板的推出,人民币基金的建立,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了很多的可能性”
2007年度最活跃的有限合伙人
——Asia Alternatives Management LLC
作为亚洲最大的基金之基金(Fund Of Funds)之一,Asia
Alternatives Management
LLC管理资金5.15亿美元,主要投资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基金已投资了十余支亚洲基金,覆盖12个亚洲国家。这一总部位于香港的基金之基金2005年发起,2006年募资达5.15亿美元,2007年10月已投资60%,并预计于2年半内投资完毕。在其投资组合里,中国作为最大的目标国家,占到30%-40%份额,其大部分投资对象为成长基金(Growth
Capital)。
在近来中国私募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中,都有Asia
Alternatives Management
LLC的身影,这其中包括2007年鼎晖创记录的16亿美元新基金——CDH China
Fund III的募集,以及联想弘毅三期基金(Hony Capital Fund
III)与今日资本中国成长基金(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的募集。Asia Alternatives Management
LLC同样是软银赛富(SAIF)、金沙江创投(GSR Ventures)的投资者。
Asia Alternatives基金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Melissa
Ma
“在我们的投资组合里,中国是最大的目标国家”
“我们的投资组合里成长基金确实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在中国VC基金大型化趋势很明显,很多VC基金规模都超过5亿美元。而我们希望Asia
Alternative投资的VC基金会真正专注早期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