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回来了

(2007-09-14 17:46:55)
标签:

明星动态

电影

电视剧

娱乐

话剧

我回来了,先要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的朋友。一个人在英国念书的这几年,也算是丰富了些阅历,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做演员带给自己的由衷的欣喜。当有一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最钟爱的还是演戏的时候,身体里有个声音坚定地说着:“胡靖钒你一定要再演戏”。这种情感在身体里畅快地跃动着,迫切渴盼着再一次投身站在镜头面前感受自己成为另一个人的时刻。

 

回国以后,从经纪公司收到了第一份礼物,我从前的全部演艺资料被整理得非常完美。很感动……这些自己从前没想过要收集保留的东西,他们为我想到和做到……我要说谢谢,谢谢你们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我回来了,而且,是毫不陌生地回来和大家一起继续我最爱的演艺事业……

 

现在,就从这些旧资料里拿出点滴来和大家分享。突然想到这世上,总有一些如你们这样的人,和我保有同样的记忆和片断,并于之获得各种悸动或体会。于此,我愿坦然于你们一如既往的关注,并感恩于我们共有的回忆。

 

 

1.《小城之春》

 

我回来了

 

这是和田壮壮导演的第一次合作,重拍50多年前的经典之作。看过费穆版《小城之春》的人,多认为玉纹是个风骚蚀骨的女人,而在田导执导的这一版里,这一切都被含蓄了下来。我身体里的玉纹,她是含蓄的、将铅华沉淀装进了骨子里,面对丈夫礼言久病的身子,她没有置之不理;面对艰难无望的婚姻,她没有绝望之后背弃;面对情欲一刹那间的迸裂,她更是没有将一切烧焚颠覆。一切发乎情、止乎礼。

 

 

我回来了

 

费穆版的《小城之春》。历时近六十年还依然是众人心目中的经典。

 

 

我回来了

 

新版的《小城之春》。曾经有一度,我想可能以后再也没机会能拍到这样格调、质感和韵味的片子。

 

 

我回来了

 

我还记得片子里第一次三个人见面的情境。院子里红的绿的植物枝叶斜织成愁,我疑惑着慢慢走近,觉察到什么的志忱看过来,笑容就在脸上僵住了。我走过去,三个人就那样站着,久病的礼言第一次那么开心,简直是声若洪钟地为我们彼此介绍,可是我什么也都听不到,只听见志忱惶惑地轻声问我:玉纹,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这是情感暗流到最极致的一出戏。猜拳行令喝酒,把盏言谈间,男人女人间的心事,男人女人内心的微妙,含蓄到不能再含蓄,却也喷薄到不能再喷薄。三颗敏感的心灵,随灯影和灯影下美丽的身姿忧伤地摇晃,一种压迫的美!

 

 

我回来了

 

情感堆积、波澜涌动,我的芳华在那一年的《小城之春》绽放。韦伟老师曾经说是费穆导演成就了她,现在,我也想说,是田导和《小城》塑造了我。

 

 

我回来了

 

两代玉纹。现在还记得当时韦伟老师来剧组探班的情形,听到她要来的消息,想着自己就要见到最为经典的玉纹了,心里很是期待却又夹杂了那么一点忐忑……后来有报道说韦伟老师说“所有的男孩子都会爱上你们的玉纹”,一瞬间所有的压力和辛苦都没了,这份肯定是韦伟老师给我的最丰沃的礼物。

 

 

2.《冬至》

 

我回来了

 

新美可说是一个在情欲和理智、情感冲突煎熬中的女人。饰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最难的就是去揣摩一个身为妻子的女人在出轨之后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去体味演绎这样复杂多味的心境,却是我最喜欢的。

 

 

我回来了

 

我想和许亚军、秦海璐的合作可以称为是一次绝妙的机缘吧。因为是谢东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当时媒体的呼声很高,也有很多人都在说我和秦海璐从外型到气质上的相似,诸如“妻子和情人都是细长眼睛的女子,这应该也是导演的苦心安排”之类。只是这两个细长眼睛的女子,命运的轮廓却大相径庭。作情人的始终遵从于自我,作妻子的,挣扎过后,带着伤痕和愧疚再次拾起她原先不想要了的生活。

 

 

3.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

 

我回来了

 

照片是孟京辉导演的话剧《关于爱情归宿的最终观念》的排练场,我出演的李蝴蝶,一个现代、疯狂、热度奇高的第三者。她的性格很多面,既热烈又俏皮,既活泼又冷酷。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说,当时她是抱着特别厌弃的心理看待这个角色的,还为我饰演这个角色抱屈。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这个角色有我期待的一份浓烈。

 

 

我回来了

 

这是大家在排练场讨论剧本。当时第一次接触“传说”中的孟氏排练方式,开始只觉得好玩儿,揣摩透剧本以后才发现李蝴蝶虽然戏份不多却是关键角色之一,如果表现单薄了就会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其中又一场又爱又恨的对打戏,我突发奇想给自己设计了个扑上去狂吻对手的情节,结果讨论归讨论,真枪实弹地要出征了我就脚下发软了……那场戏最后还是经过了我一夜的“辗转反侧”,又在吴越和杨婷的点拨之后,才完成了当初的构想。

 

 

这些和大家分享的点滴,是我珍贵的瑰宝。田导和许多身边的朋友在《小城》之后都告诉我,我的形象再过两年会更加有戏。前些年去英国读导演专业,是希望多一些工作技能,学习之后蜕变的感觉强烈了:我会成为一个不惧怕时间的演员。

如今回忆从前,才发觉自己的过往原来如此丰盛,那些用心诠释过的角色在眼前鲜活如昨。

谢谢一直关注我的你们。还有愿意陪我回忆的你们。

 

                                            胡靖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再见,婺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