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知识能力助理员包办代替 |
分类: 2008育儿日记 |
你会做孩子的助理员吗?
今天外出开教研会了,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聚会,他们活动内容就是《变废为宝》主题要求家长和孩子们,用共同收集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接下去呢还有爸爸妈妈讲环保等一系列的活动。
我感觉幼儿园组织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第一呢宣传了“人人讲环保”,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养课程。第二呢,孩子们得到了和爸爸妈妈一同游戏的机会。父母也能通过活动体验亲子的快乐,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大纲。
但是呢,往往很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就今天的活动来说从活动的目的上就不是很明确,这次活动到底是引导家长帮助孩子练习使用工具操作?还是一次单纯的废物利用的制作玩教具展示活动?
在活动前,教师对孩子们提出:“你能当好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吗?”教师的提议本身就误导了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理解和角色定位,有的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问:“家长们,你们可以做好孩子的小助手吗?”如果这样提议,家长们就会很快明白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了。
可是这次活动,个别家长们看到有很多的老师在观摩,也很想和孩子做出很好的作品,不能丢人。所以,在活动中很多的宝宝其实根本没有获得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竟然有一对母亲还闹得很不愉快,原因就是孩子不想把金丝丝带在头上,而母亲想让孩子带在头上,两个母女就争执起来,孩子很不开心。还有一对母女,母亲自己在那里制作,孩子无所事事的玩着自己的事情,孩子刚要动手拿剪子,那位妈妈说:你别动,剪坏了怎么办?我就想直接问那位母亲,是荣誉重要还是孩子的能力重要?是你的好胜心重要还是孩子的体验重要?
育儿,我们常常提倡自己做个笨妈妈,做个笨爸爸,其意义就在于多让孩子主动操作,主动思考,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把具体工作的主要角色转交给孩子,我们只做好我们助理员的角色就可以了,他想怎么做,我们就要像小士兵一样听从,即使他的指令是错误的,事情做错了他会自己转换思维另谋出路。这就是孩子!这就是孩子创造性的思维特点!是每个孩子天生就具有的,就看我们“助理员”是如何维护的了。
我家高兴也是个喜欢动手操作的孩子,从小也喜欢画画、写写、剪剪、折折,他从来都是命令我:“妈妈,我要做恐龙的手工纸!”于是我们一起去买来,一起做,他也会问:“妈妈这个怎么做?”我也会把问题再抛给他:“我也不会做呢,我们一起看图解?”“这个图解怎么看呢?”他就会对图解认真起来:“妈妈。我知道了你看就像看图说话,我们按照图下面的123的顺序看着做就行了。”孩子学会了看图解,你在问:“呀,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做呢?”他就会想到:“剪子?……”就算他一次没有说齐也没关系,让他自己跑腿找就是了,多跑几次就有经验了。
累不坏他的。

我们告诉给孩子的话叫做“知识”,孩子亲身体验过的叫做“经验”,就像我们给孩子说:“热水壶很烫”是知识,孩子自己摸了,烫了一下,就是经验。知识(说的话)+
经验(体验)= 自我保护的能力!您说是吗?
在举一例:使用剪子
我们告诉孩子剪子的正确使用方法(知识),孩子自己学习使用(经验)
知识+经验=孩子会正确使用剪子的(能力)

祝愿我们所有的宝宝,都有获得能力的机会!
祝愿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不要越级包办,做好你的“助理员”!

育儿其实很简单:把问题抛回去,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他是司令,你是助理!
其他相关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