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美国游学之第一周2——康科德文化之旅

(2012-07-02 10:22:33)
标签:

美国

康科德

瓦尔登湖

爱默生

富勒

梭罗

霍桑

莱克星顿

马萨诸塞州

文化

分类: 美国行之二次游学

 2012-06-28 第一周周四

上午听写作的教学法讲座,跟主讲老师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讨论。

杜教授把我们这个暑期游学项目安排得非常紧凑而科学,11点下课后,我们直接在教学楼下坐上巴士,前往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Concord。

提到著名的康科德Concord啊,那真是一言难尽,我就挑最主要的说吧。以下部分文字采编自网络。 

http://s4/middle/4e396395gc3d10c660923&690 

康科德Concord属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在波士顿西北31公里。1635年始建,独立战争爆发地。曾为美国著名文化名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玛格丽特••富勒Margaret Fuller (1810–1850)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 Thoreau (1817-1862)、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等住地。

 

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他被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为 “美国文明之父”。而上文提到的玛格丽特••富勒、亨利•大卫•梭罗都是超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纳撒尼尔•霍桑与超验主义擦肩而过。超验主义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解放了人性。它强调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超灵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而它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则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完善。

 

莱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在我国被广泛译为“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发生的第一场军事冲突。1775年4月19日,这场战役发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及波士顿附近的莱克星敦、康科德、剑桥等。这场战役意味着英国与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爆发了战争。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他的《康科德颂》中,称赞康科德北桥的民兵的枪声“激荡了全世界”(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


http://s16/middle/4e396395gc3d10a42780f&690

莱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的纪念碑
http://s9/middle/4e396395gc3d10aa412d8&690

 

纪念碑后面是著名的老北部桥The Old North Bridge,后来修复的。桥的那边是民兵(Minuteman)纪念塑像。如今这么宁静美丽,是发生莱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的地方。
http://s15/middle/4e396395gc3d10b0569de&690

http://s13/middle/4e396395gc3d10b3d475c&690

http://s7/middle/4e396395gc3d10b713df6&690

民兵塑像在桥那边,这个角度没给照上。
http://s15/middle/4e396395gc3d10bdfe8ee&690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35年,爱默生在康科德Concord买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1835年9月,爱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文人创立了“超验俱乐部”。爱默生183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美国学者”,震动了思想文化界,被称为美国思想与文学的“独立宣言”。1840年,爱默生用化名出版了他在1836年创作的第一本小品文《论自然(Nature)》。《论自然(Nature)》是超验主义理论的重要作品。在2006年,也就是爱默生发表了“神学院致辞”168之后年,哈佛大学神学院创立了一神论信普救说者协会UUA(Unitarian Universalist Association)。

 

玛格丽特••富勒Margaret Fuller:富勒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是美国作家、评论家、社会改革家、早期女权运动领袖。后来她也应邀居住在康科德。1840-1842年,即爱默生创办的先验论杂志《日晷(The Dial)》发行的前两年,她负责其编辑工作。她学识渊博,常恨不能与歌德同时,翻译了哥德的《谈话录》)。富勒激发了爱默生对德国古典主义的热情,尤其是对歌德的热爱。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 Thoreau: 梭罗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他成绩平平,但爱默生认为此小伙子才华横溢,便写了信给哈佛的校长昆西,隆重推荐。在爱默生的帮助下,在附近瓦尔登湖Walden自建了一座小木屋,全部花费为二十八点一二五美元。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Walden》(1854)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浑然一体。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同时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Salem,在今天被认为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其代表作品《红字The Scarlet Letter》、《玉石人像The Marble Faun》等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顺便说一下,他的祖辈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霍桑1842年和索菲亚结婚,婚姻非常美满。两人租住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古屋Old Manse居住三年,期间霍桑完成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1846) 。 1846年他买下康科德的一座叫做路侧居Wayside的古老住宅。不管住哪里,离爱默生、富勒、梭罗都不远。霍桑去世后,索菲亚迁居伦敦,一边整理霍桑的作品和日记,一边发表游记《英国和意大利散记Notes on England and Italy》,养活自己和三个孩子。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索菲亚在美国文学史上的意义。索菲亚和霍桑新婚之后,他们曾经一起写日记,日记发表时,却只有霍桑写的那一部分。直到2006年,新出版的日记才补上了索菲亚写的那一部分。2006年6月26日,她的后人将她的遗骨从英国移回,安置在睡谷中作家岭霍桑的坟墓旁,让她陪伴着丈夫,接受慕名而来的访客的景仰。

 

下图就是霍桑夫妇租住过的Old Manse。这是爱默生家族的房子。霍桑的《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以及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都是在这栋房子里写成的。
http://s14/middle/4e396395gc3d10c0fb11d&690   

在老宅旁听年长的讲解员风趣地介绍老宅历史。后来他带我们进老宅参观了。古迹只许看不许摸,不许拍照摄像。
http://s9/middle/4e396395gc3d10d0fb588&690

这是瓦尔登湖畔现代仿造的梭罗小屋。屋内设施也都是仿造当年的。很小的屋子,但用来思考正好。
http://s5/middle/4e396395gc3d10d967bb4&690

http://s4/middle/4e396395gc3d10ddc0413&690
往森林里走就是美丽的瓦尔登湖。这也不是周末,怎么这么多人来游泳、日光浴呢。很多人都是带着帐篷、餐盒来的,男女老少都有。
http://s10/middle/4e396395gc3d10e193749&690

水很清澈。
http://s10/middle/4e396395g79fb4e3972b9&690

http://s1/middle/4e396395gc3d10ee5d6a0&690

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不停用脚拍打水面。
http://s14/middle/4e396395gfa62a973400d&690

这张照片太有九寨沟的感觉。
http://s8/middle/4e396395gc3d10f4f2dc7&690

沿着湖边小路走就到了梭罗当年小木屋的旧址。想象当年梭罗就是这么对着湖,写出著名的《瓦尔登湖》。
http://s9/middle/4e396395gc3d117174668&690

http://s9/middle/4e396395gc3d1176a6798&690

http://s12/middle/4e396395g79fb4f345f0b&690  

这些震撼美国历史的著名文人都在那段时期居住在康科德Concord,也难怪被在Old Manse遇到的一位华人讲解员总结为“这里风水好”。

这里风景如此好,也的确是能够让人涤荡心灵,静下来思考。

现在闹市中居住的我们,可以以此为目标,偶尔实现一下也是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