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50,597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i-Fi 要出什么效果最花钱?

(2014-06-13 09:00:48)
标签:

hi-fi

分类: 发烧理念

我题目所问的问题,不要有误解,我的意思是:对音响而言,要出什么样的效果、达到什么样的声音,是最贵、最花钱、没法省钱的?或者说,什么“声音要素”是最费钱的?

和它对应的一个问题是,对音响而言,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效果,是不值钱的。

关于这个问题,大约会有很不同的看法和回答,我这里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对于音响而言,最花钱的、最贵的声音要素,是声音的规模感、不失真的大动态范围。这是顶顶花钱的。特别是要做到在大空间里比较理想地重播马勒、布鲁克纳、或者气势庞大的电影原声,我们需要非常贵的系统。首先必须是大喇叭。这不是小喇叭能完成的任务,必须是大喇叭。大喇叭需要良好地驾驭和控制,那么需要输出能力强大的大功率放大器。最后,要有相应档次的音源。这些没一个省钱的,而且是hi-fi的世界里最贵的。

所以一般说起音响器材能有多贵,都是拿大喇叭说事的。几百万一对的天价喇叭,都是“巨无霸”,都是适合在豪宅空间里使用的东西。不可能有几百万一对的小喇叭——如果有的话,纯属宰人极致。这些几百万一对的超级大喇叭,驱动也必定需要巨无霸式的放大器甚至放大器阵列(需要多台)。在这样的超级系统里,音源反而是相对最便宜的一个环节了。这和我多次强调过的,对耳机系统来说,音源最重要、最花钱,是截然相反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大喇叭太花钱了,大型箱体的制作、大口径的高级单元、乃至仓储和运输,都很昂贵。耳机这小东西真是太“便宜”了,那么小一东西,其体积只有大箱子的几千分之一,其实卖到1万元一副耳机,已经很极致了。如果哪天出现10万元一副的耳机,我只能说,宰人艺术进入新境界了。   

 

有一个观点我以前也提过多次——如果不是很讲究大编制交响、大编制音乐(如某些电影原声)的播放,那其实hi-fi的预算可以大幅降低。是的,最贵的、最需要花钱的,就是为了能播放好大编制、大动态的音乐,为了追求不失真的动态、庞大的规模感。一支大型管弦乐团100号人,能在家里重现出这一百号人的“规模”。当大动态来临时,能够不失真、不柔化掉、不削顶地播放出声音的大动态。这是最需要花钱的地方。

如果不是讲究这些,甚至主要听的是一些没有什么动态的普通流行音乐,我个人一直的观点是,完全没必要搞很贵的系统。喇叭系统或耳机系统,都是如此。根据家庭的听音环境面积,选好合适的喇叭——我的观点一直是先选好喇叭——这样配一套,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具体的预算高低,看收入情况而定,但如果不是为了炫富,就没必要搞很贵的系统。很贵的大系统,不听大编制音乐的话,实在浪费,发挥不出其先天优势。

开个玩笑,某煤老板,有钱,豪宅里搞一对卡玛、马田或艾诗特浓的几百万旗舰喇叭,然后听“最炫民族风”,其实那效果,和十万喇叭,真没多大区别。

 

声音的规模感、不失真的大动态是最最费钱的,或者说费大钱的,接着有一个是“比较费钱”但不用费太多钱的,或者说“费小钱”的,那就是细腻、柔润、透明的、有魅力的音色。这一点我想作为一个Common Sense说清楚——细腻、透明、精致、有感染力的音色,这些都是需要费钱的,是需要设计师水平的。费不了太多钱,但仍是值钱的地方。很便宜的hi-fi器材,不可能有这些。

最不值钱的地方,不值钱的声音,是什么?顺便一起说了,一种典型就是“力大声粗”。在某些国产器材、DIY产品里常见,随便儿可以买到,最最不值钱。粗听很有力,砰砰响,细听则不细腻、不透明、不柔润、无感染力、无美感、无动态起伏。这种声音是最不值钱的。不少发烧友追求声音的“力度”,这里一定要注意一点:力度一定要配合优秀的控制力、保持良好的细腻感,才是值钱的。那种一往无前、只顾力度不要细腻的、只顾力度“发”而不顾“收”的,都不值钱。    

我以前说过这么一个观点:国产胆机很多,但为什么能卖高价的很少?都是在低价位大家死磕。国产胆机和进口胆机的最大差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声音的细腻透明感上。国产低档低价位的胆机,几乎都有粗、朦、糊、呆板的特点。这样的声音,属于最不值钱的,所以无法卖高价。进口的中高档胆机,声音普遍很细腻、透明、精致、柔美、活生。这样的声音就是值钱的。尽管都是胆机,都具有某些胆机的基本特征,比如音色偏暖,但由于细腻、透明度、活生感的差异,就分了层次的高下,导致完全不同的身价。

 

我想有人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解析”值钱吗? 我再顺便说说这个问题。 

对“解析”这个词,其实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误解也是很常见的。经常碰到一些器材,把中高频某频段做一定强调,使得高频亮一些,听某些音乐时就会给人“中高频细节丰富”的感觉。这样的东西,就是高解析了吗?  

类似的一个做法是削低频,特别是中频下段,这样也能使声音中高频的信息突出,造成“高解析”的感觉。

可惜这样做出来的感觉,都是假象。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解析。这种假解析,并不值钱。 

真正的“解析”,是一个全频的概念,基于丰富的全频信息量,器材能达到足够的频宽、分离度、空间三维结像,而且高中低平衡,不能依靠突出高频或削中低频。突出高频带来的只是高频“亮”,只是某个频段的突起,而不是优质的、延伸优秀的高频。削中低频会影响声音的饱满度、浑厚感,造成声音欠缺自然。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人声清瘦,没有正常的鼻腔和胸腔共鸣感了。这样的人声根本就不真实,像是一个感冒鼻塞患者在唱歌! 

对于发烧友来说,学会判断“亮的高频”和“延伸好的高频”,学会通过人声录音来判断中低频是否平衡自然,是属于基本功的范畴。

技术上说,“解析”的另外一个表现是所谓Low-level detail,低电平细节。比如聆听一些录制良好的唱片时,能听到钢琴踏板的声音、座椅晃动的声音、演奏家呼吸的声音、其他录制现场的杂音,等等。高解析的器材应该能完整地重播出这些信息。

所以最后我的回答是,“解析”是值钱的,虽然不如“费大钱”的声音规模感、动态那么费钱,但还是需要费钱的。但“假解析”并不值钱。其实经验告诉我们,低价位的器材是做不到很高解析的,那些宣称解析多高的,或者被有些发烧友奉为高解析的东西,经常是靠“假解析”。

 

最后我总结一下:“大江东去”(大动态大规模感)费大钱,“杨柳岸晓风残月”(细腻精致的美感)费小钱,真正的全频解析也得费钱。至于不值钱的声音特征,“力大声粗”是一个代表。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