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55,667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价耳放全是作坊,越高档、越作坊

(2014-03-20 21:16:30)
标签:

耳放

it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耳机放大器这种产品,总的来说在hi-fi放大器里算比较Niche(小众市场产品)的一种。而且,下面一句要特别注意,在耳机放大器的用家里,绝大多数(不是大多数,而是绝大多数)在用人民币万元以内的产品,超出人民币万元的耳机放大器,是个小众中的小众,Niche里的Niche。需求量非常小。注意我本文说的都是指纯耳放,不是指解码耳放一体机。解码耳放的需求大得多,但主要是解码,而不是纯耳放。

万元人民币以上(1500美金以上)的贵价耳机放大器,产量非常小,因为需要它的人,本身数量就非常少。这是一个供需都非常低的产品市场,因此,贵价的耳机放大器,基本都是作坊式的产物,而非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有些发烧友买产品喜欢“大厂制品”,不喜欢小规模的作坊。Ok,让我们看看所谓“大厂耳机放大器”。事实上没有什么很大的大厂在做耳机放大器——HiFi圈里的一线品牌,都不做耳机放大器。在做耳机放大器的厂家里,英国Sugden、美国PS Audio、加拿大Bryston、日本Luxman、意大利Pathos,算是相对的大厂了。它们都有不低档的耳机放大器,但也就在大致人民币万元的价位,而且,在耳机发烧友的群体里,也没有因为这几家算相对有名的厂牌,就特别认它们的耳机放大器。其他象英国Creek、音乐传真(这个实质早已是台湾牌子了)、奥地利Project那样的厂牌,虽然本身算一个有点名气的牌子,但其耳机放大器都是定位较低的东西,暂且不说了。最后一个情况是耳机厂家自己出的耳放,比如铁三角的HA5000、拜亚的A1、A20、歌德的RA1、森海的HDVD800、HDVD600,这些一般情况是:不差,音色比较适合,但也绝对说不上最好。

我认识Bladelius的老板Mike Bladelius,而且我知道他会设计耳机放大器,所以曾经问过他,有没有想过设计一个打自己Bladelius牌子的耳放?他的回答是:你能每年卖多少?能卖一定量的话,就出。所以对hi-fi厂家来说,设计师懂设计耳放,和是否实际会推出一个耳放产品,是两码事。商业考虑是首要的。Bladelius先生的耳放设计,他卖给其他出耳放的厂家了,所以某一个商品化的耳放,其实是他设计的,具体哪个他不肯说。

所以价位在人民币万元以上、乃至2-3万元的耳机放大器,都是作坊天下了,而且其设计师都比较偏爱耳机,对这个小圈子有特别兴趣,才去搞。有些作坊还算是相对有些规模和产能的,比如意大利RudiStor、美国WooAudio、Ray Samuels,有些则完全是个人工作室了(1-2个人),产量可能低到个位数(每批次),要订其产品,往往要在下订单后等几个月甚至更久。这种个人Business也往往是收到订单后开始做的。由于产能和产量都极低,这种Business的销售模式都采取了Direct Sales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其网站或论坛等直销,直接卖给顾客,而不是通过代理制——市场太小、产能太低,完全没必要靠代理推广了,即使代理征集到很多台的订单他也根本做不出来,而且作坊式低产量的方式,本身已经造成成本很高(没有量),再给代理费的话,价格更高了,市场接受度更低。

以上就是贵价耳机放大器的大致情况。希望在这里寻找什么“大厂”、什么流水线批量制品的话,还是死了心吧。这块市场太小太小了,“大厂”们不会顾及的。象Sony那样的真正“大厂”,对利润的追求,连hi-fi市场都几乎整个放弃了,还会考虑什么高档耳机放大器?在最疯狂的梦幻里他们也没有想到过。“大厂”们想的是、追求的是,什么赚钱、什么热门、什么能卖出很多量,才会去做。耳机放大器?能卖几个?见鬼去吧。

 

最后一句话:我本文所反复说的“作坊”并非贬义。关于这个词的理解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差异的。在国内“作坊”这个词经常给人山寨感,但在国外,作坊式、小批量手工制造的东西,往往就是贵价品。在西方,用机器以流水线方式制造的产品,往往不值钱,而靠人工、手工、小批量一个一个做的东西,往往是贵价品。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