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耳机rudistorit |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
有心人可能已注意到,我最近把博客的头像从原先的歌德PS1000耳机改为了另一副耳机——也是一副银光闪闪的金属壳耳机。那是什么呢?是一副我非常喜欢、却一直没落笔介绍的耳机。
常看耳机俱乐部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是意大利RudiStor新出的MD1动圈耳机。是的,就是它。做高档耳放出名的RudiStor要做耳机,这个消息几个月前就放出风来了。我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j3ad.html
11月初,我拿到了这副MD1耳机。结果呢?结果是很惊人的,因为我立刻就被它毒倒了,连续两三天几乎整天在听它!我在耳机俱乐部写了一个很长的、有很多图的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48217-1-1.html
MD1耳机确实是折腾了我一下。这是一副很贵、做工业余、但声音让我趴倒的耳机。当然我基本已是“百毒不侵”的状态了,耳机毕竟是耳机,再怎么样,也只是耳机,我也不会因为很喜欢MD1耳机就去贬低其他同级耳机,或把它神化起来、供奉起来。不过,我确确实实地在这里说一句:MD1耳机除了设计和做工业余外(注意它很简易的头带设计),就一副耳机的声音和使用体验而言,它是我听过的最接近我心目中理想耳机的一副动圈耳机。
MD1在有些方面足以让森海塞尔、拜亚动力、AKG、GRADO、铁三角那些做耳机做了几十年、几代人的传统老牌HI-FI耳机感到汗颜!这些老牌子,几十年、几代人,积累下的耳机设计和制造经验,他们做出来的最高级的动圈耳机,如森海的HD800、拜亚的T1、AKG的K701(没有更高档的)、GRADO的PS1000、GS1000、铁三角的L3000、W5000,还有天龙D7000等,这些浸染了厂家长期积淀的高档动圈耳机,要么就是一下子被MD1“干掉”(在我听来完全是“干掉”的概念),要么是声音方面各有千秋,但驱动要求高得多。MD1是这样一副耳机——它很明确属于顶级动圈耳机之列,但又易于驱动,可以说是这个顶尖档次的动圈耳机里,最易驱动、最容易出好声的!同时MD1的佩带也是高度舒适的,比HD800、T1、PS1000都要更为舒适(与GS1000相当),由于它重量轻盈、耳罩宽大,连续长时间佩带不易夹痛耳朵。顶级音质、相对易推、佩带舒适,这三点综合起来,使它成为一副非常接近理想的动圈耳机。
象HD800、T1、PS1000、GS1000、D7000那样的耳机,对驱动要求都不低,而且有特定针对性。但MD1的驱动要求最为平易,即使只用Solo、Auditor那种几千元的优秀耳放,便已能出一个很好、很值得欣赏的声音。甚至我有几天一直拿hifiman 801小播放器直推它,居然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在我接触过的顶级动圈耳机里,它是相对最易出好声的一副。
如何描述MD1耳机的声音特性呢?我觉得千言万语,最紧要的一点,是它的声音非常地enjoyable,能令我舒适轻松地欣赏音乐、得到充分的享受。它是一副声底很柔顺、宽松、耐听,同时质感细腻度绝好的动圈耳机。在几大顶级动圈耳机里,它是质感细腻度最接近STAX
007静电的一个。其他几个顶级动圈,HD800、T1、PS1000等,相比起007静电来都显得音粒偏粗,但MD1是音粒最细腻的一个。虽然和007相比的话,它质感细腻度仍稍弱一些(即使用RP1000那样的顶级耳放),但声音的饱满度、扎实度则比007耳机略为胜出。对比MD1和007这样两副顶尖级的耳机,品味它们的差异和高下,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绝不要误以为MD1是一副染色型的耳机!MD1的瞬态非常好,毫不拖泥带水,基本没有“糨糊”(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这是指什么),音色中性而稍稍偏暖,讨人喜欢。通透度、层次感、鲜活感、动态能力,它都是动圈耳机里一流的水准,声场宽大,虽然深度略欠,有些“宽度大于深度”,但仍属耳机里的一流表现。
从声音方面看,MD1的主要缺陷或者说弱项,在于低频比较松软,如果是喜欢那种结实有劲的低频,建议谨慎考虑MD1。不过MD1的低频是听感十分舒适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轰头、也不会浑浊无力,而是一种软调的、有适当弹性的低频。
如果要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形容MD1耳机的声音,我个人会用“自然而优美”这样五个字。它的声音是优美动听的,同时这种优美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真实而细腻的优美,不是靠“糨糊”的、不是靠脂粉的。我在此不想贬低其他一些耳机,但确实,我忍不住想举一个例子——我把MD1和铁三角L3000、W5000相比较时,不得不感慨一句,这两副铁三角高端耳机在我看来是完全被干掉了。和MD1相比,这两副铁三角高端耳机的所谓“优美”显得做作,不够自然,而且通透感、细腻度、质感,完全被干掉。即使是在铁三角耳机最擅长的女声领域,也肯定是MD1给出的声音更自然、优美、质感细腻。在其他领域比方古典音乐,则铁三角完全不可能是MD1的对手,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比。据Rudi先生自己说,他设计MD1时希望能做到“同时具备Qualia 010的细节和铁三角L3000的优雅”。但在我听来,MD1是完全干掉了L3000的,完全没必要拿L3000来做对比。虽然L3000的音色更温暖,放什么都是暖洋洋的,但这样的声音自然吗?以“自然”两字而论,L3000完全不如MD1。
RudiStor先生确实有资格为MD1耳机感到骄傲。固然他的这副耳机身上有业余的痕迹,设计也显得简陋,但那些做了几十年、有几代人积淀的老牌厂家,他们的同等价位的动圈耳机作品,在初始莺啼的MD1面前,以声音和易推性而论,有什么优势呢?完全没有什么优势,甚至明显被干掉。到底做出顶级动圈耳机的秘密在哪里呢?看来未必是“积淀”,也未必是什么“高科技”。RudiStor先生以MD1耳机向我们证明了,靠手工制造、精心设计、靠对声音的高超理解,也能做出HI-END级的优秀耳机。
就我个人而言,我猜测MD1好声的秘诀在于其独门的单元。但事实是,Rudi先生有能力自行研制耳机单元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不好说。如果不能的话,也许该单元是他委托专业厂家按照他的要求制造的。另外值得指出的是,MD1耳机的那副大耳罩,和GRADO用在GS1000、PS1000耳机上的耳罩,规格几乎完全相同,事实上是可以换用的,也就是说如果MD1耳机的耳罩坏掉了,可以在安润公司购买一副GRADO的大耳罩,套上去用,尺寸完全合身。
MD1耳机是继HD800、T1、PS1000等顶级动圈耳机问世后,一副很令人关注的顶级动圈耳机,同时到目前为止,从声音和使用体验的角度说,它是我小白个人最欣赏、最喜爱的高档动圈耳机(注意这并不是说我认为它是最好的动圈耳机)。只可惜它的头带设计和做工是业余级的,而且制造很慢、产量很低。它注定不可能是HD800、T1、D7000那种大厂规模化制造的产品,而只能成为一个小圈子里的玩物。所以老实说我也无意热烈地向大家推荐它,因为若有很多人意欲购买的话,根本不是Rudi先生的生产制作能力所能满足的。况且它的价格不菲—— Rudi先生水平很高,但收钱一直不含糊——所以它适合的是那些不在乎外观、不在乎设计,只在乎声音和欣赏体验的人。如果这样的人不多,那最好,就让它成为一个“传说”吧。所以我把文章冠名为“MD1顶级动圈耳机的传说”。
MD1耳机技术参数:
灵敏度:103分贝
频响:15-27000赫兹
阻抗:60欧姆
耳机线:2.5米Litz编织OFC线材外有丝质保护层
耳机插头:6.5毫米镀金
重量:250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