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阳王营
宁阳王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84,368
  • 关注人气:2,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教授谈“起跑线上的孩子”

(2020-01-09 09:56:26)
标签:

起跑线

提前学

哈佛教授

分类: 家庭教育
哈佛教授谈“起跑线上的孩子”

哈佛教授谈“起跑线上的孩子”

守望新课程 

一、超前教育的优势为什么会逐渐消失?
 
在学前班和幼儿园阶段接受超前教育的小朋友,能力往往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不少,尤其是他们的识字和算术技能。然而,一旦孩子开始上小学,这些超前学习优势就开始一点一点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斯诺教授指出,这些技能不容易提前培养,超前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等孩子们进入小学之后,可以更轻松、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人类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不要一味超前。
 
但是,淡化并不是必然的。孩子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才能,就可能逃脱淡化的结局。在这些领域,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作用更加明显。比如,一个足球踢得好的小朋友,更有可能被挑选进入少年足球队,从而得到更多机会与优秀的球员切磋,足球越踢越好。在这种情况下,起点高,得到理想成果的概率也越高。
 
对比来说,字母表最后人人都会,早一点学晚一点学并没有实质差距;如果孩子对乐器感兴趣,早点学确实可能带来一定优势,得到更多机会,未来在演奏上达到更高水平。
 
不过,斯诺教授特地强调,孩子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超前优势能够得到保持,是因为获得了更多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而不是基于“关键期理论”,也就是“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最容易掌握该技能或行为的时期”。

二、0-7岁是孩子学习英语的关键期吗?
 
很多家长都看过这样一张图:0-7岁孩子的语言感知力最强;7岁到青春期,折线逐渐往下;成年之后降到最低点,仿佛逐渐失去了学习语言的能力。受到“关键期”理论的影响,不少家长以为学习英语越早越好——是这样吗?
 
斯诺教授表示,“关键期”理论放在第二语言学习上是没有根据的。教授本人在70年代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一组母语为英语、搬迁到荷兰的新移民家庭。在浸入式环境下,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要上学,大人要工作,他们的第二语言——荷兰语的学习情况如何呢?斯诺教授将受试者分为3-5岁、6-7岁、8-10岁,12-15岁,和成人年龄段,在他们到达荷兰后的3个月、8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英语能力的多项测试。在所有的测试结果中,年龄较大的组别都比年龄较小的组别表现好,其中最为亮眼的是12-15岁年龄段,而3-5岁年龄段表现最差。
 
其实,幼儿阶段并不是学习第二语言最快的阶段。斯诺教授的研究指出:如果在幼儿时期掌握第二语言,孩子的母语水平往往会受到影响;青春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高效阶段,且青春期学习第二语言的孩子已经有扎实的母语水平;大龄人群一样可以熟练掌握第二语言。
 
这些结论得到了很多其他研究的支持,也许是由于家长的焦虑或者商家的宣传,这些结论被选择性地忽略了。回想一下我们身边的例子:混血宝宝在双语环境下成长,学说话是不是往往慢一点?国际学校的小朋友学了英文,在家是不是不爱说中文了?美国外交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将汉语划分至对母语为英文的人群来说最难学的语言类别,中国人也时常感叹中文的博大精深,让母语水平还不够扎实的中国小朋友进入英文环境后还要继续说中文,孩子也太难了!

三、家长应该做什么?
 
家长希望孩子具有哪些品质?健康?乐观?独立?听话?诚实?聪明?善良?学习好?善于交朋友?能找到好工作?还是什么都想要?斯诺教授说:这些都是很好的培养目标,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无法面面俱到。比如听话和独立就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对于不同家长来说,这些目标之间还有优先级的差别。斯诺教授建议家长为这些培养目标排个序:朋友多和学习好,哪个更重要?聪明和听话,哪个更重要?
 
斯诺教授给出了两个方法帮助家长思考和认清自己心中培养目标的优先级:一是设想一个实际场景——比如你的小孩该睡觉了,这时候,小孩说出什么理由,可以让你同意他/她晚点睡呢?“我在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想看动画片”?还是“我想练琴”?二是假设你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两岁可以用英文数数到一百”,“三岁可以进行小提琴表演”,“六岁会作诗”,这时候,你是羡慕,还是觉得没必要?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在起跑的第一公里跑得多快,却忘记了跑完最后一公里才能算成功。那么站在起跑线旁边的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跑好马拉松呢?
 
斯诺教授分享了研究人员在一个儿童语言数据库中的发现:绝大部分孩子的讲话内容中充满了各种问题,其中寻求信息的问题频次远远高于请求式的问题(比如我能不能吃块饼干?)。孩子能问多少问题呢?平均一小时能问75-150个问题。算一下,如果父母每天与孩子对话3小时、一年365天、3-6岁四年时间,孩子可以问出差不多40万个问题,也就是40万个学习机会。
 
孩子们问的话题千奇百怪,家长们就算化身百科全书也未必能够全答上来,怎么办呢?斯诺教授指出,孩子们关心的话题,很可能成为他们未来感兴趣的学科的入口。比如,恐龙也许是考古学的入门,钱可能是经济学的入门,超级英雄可以是政治科学的入门。如果家长把孩子的问题当做未来学科的基础,就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些话题,并且进一步找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哈佛教授谈“起跑线上的孩子”


好奇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到受益一生的东西。在这方面,斯诺教授给出了几个建议: 

 回答孩子的问题;

 为孩子挑选能引发好奇心的书籍和玩具,并发掘孩子真正想学的是什么;

 带孩子去博物馆、音乐会等能够激发兴趣的地方;

 支持孩子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好奇心是有价值的,会得到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