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2007-10-12 17:08:34)
标签:

大礼堂

分类: 厚石斋日志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影集中还贴着大礼堂前,雷锋画像下的我的童年像片。不久雷锋同志就让位于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了,他老人家穿着风衣,挥手致意的塑像值到文革后,才被花坛代了。

 

现在又喷水池了, 八卦形。池中央又有一高出水面二、三米的莲形水池,直径三、四米,四足顶立,喷水向天,如晶柱。水落蓬池而下成簾状,虽没有直流飞下之感。倒有几分簾掩羞色之想。八卦池中的水面上还有八个小喷头,水花如伞。

 

池中水面是湛蓝的比天空的蓝深了许多,喷泉那哗哗落水的声音,彷彿拍打在你的背上,提起你一份精神。风从周边高大的、粗壮的法国梧桐间吹来,小息池栏边你可掬水而戏,听风声水声读书声,思你事我事关心事。

 

总之,你悠哉于此,思与不思全由了你。阳光洒满衣襟,水面丝丝金线,三五学子结伴而行,一所百年名校就在眼前。水池正南方石栏边,有块面向大门的大理石,石牌上刻有"止于至善"四字校训,字体是集王羲之手书,其旁有段百年建校的美文。学校的校徽也刻于其上。

 

环顾四周不远处的建筑大都是建在民国时期,面正的大礼堂、身后两侧的孟芳圖书馆、中大院,旁则的科学馆。如今科学馆改名建雄院了,与没百米来远的现代建筑吳健雄纪念馆遥相呼应,在这不大的空间里,忽想起了中大校长罗家伦的扩校宏愿-------。如今九龙湖主校区图书馆前的空间就有这四牌楼整个校区面积一般,也着实让人有了些欣慰。

 

大礼堂位于水池正面,校园的中央,与南大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民国十九年动工至民国二十年4月底竣工的,国民政府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曾在这里召开。大礼堂造型属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主立面取西方古典柱式构图,底层三门并立,南向,三排踏道上下。正立面用爱奥尼柱式与山花构图,上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铜质大穹窿顶,顶高34米。堂内三层,面积共4320平方米,可容2700余人。1965年添建两翼,为我校著名教授杨廷宝设计,2544平方米。数十年来,海内外校友均视礼堂为母校之象征。1994年4月,在台湾的中大校友余纪忠先生捐资107万美元修葺大礼堂,使其焕然一新。它是今天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中央大学校友会办公室就设在学校大礼堂三楼。我在此工作了四年,近一千五百个白昼。春去冬来,粗大的法园梧桐绿了又黃,黃了又绿。每届学子们的集体照都选择在大礼堂这一壮严雄伟建筑前。它成了学子心中的"聖殿"。身旁的同窗、前坐着书记、校長、导师们,身后就是就是足以让东大人骄傲的百年大学象征的大礼堂了。毕业生们他们的一顶顶学位帽抛向了天空,三五同窗难分难舍,亲人们祝贺。此景此情都凝固在历史的一刻了。我立窗而望,那微笑的表情也许也留在了他们兴奋的镜头中了。

 

我的办公室,大礼堂三楼,四方形,二十平方,窗户是爱奥尼柱之间左面的那扇,立窗而望南大门到大礼堂间的校园景色尽收眼底。只有王增宁教授和我在此,显得自在而舒适。王教授是我的领导,他现任校友会秘书长,之前他是校教育工会主席。离任返聘,我还是称呼他王主席。王主席日常工作是编辑印刷东大、中大校友通讯,每近通讯印刷,王主席都要比平时忙了许多,封面、照片、定稿、审核、校对等,他工作细心,考虑问题周到。一切都处理的稳稳当当。我主要负责向海内外校友、兄弟院校,校内离休干部、退休教授、寄发校友通讯、东大校报、新年贺卡等工作。责任不是很大,虽肩负百斤,还是心感轻松的。好在工人出生,手脚麻利。不过王主席也不忍我一人忙乎,总见二人忙碌。再忙也是短暂的。

 

空余时和他谈书论画,王主席虽理科教授,但偏爱的是文科和艺术,他说曾有意培养女儿写字,请金元正做了家教,金元正与我同辈,字写的好,才女也,时在东大建筑系读书还是任教?现在国外。不难发现,与王主席之间真是有话可聊。

 

他对我的书画爱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以身作则,每天办公室里上午二页唐揩,一直坚持到他去拿加大女儿处小住才搁笔。我是在假日里,便把办公室当了书房,这是我最最快乐的时光。二桌相并,一张毛毡,展纸挥毫。得意忘形。想着是在原中大校长罗家伦的办公室之地,蹲着的是气派宏伟的大礼堂,只我一人。-------

 

于情于景,孤独变为了享受,我已学会这样的享受,与内心对话。与古人对话。一合香烟,二块大饼,我喜欢这样创作状态。最盼望是春节之类的长假,我反而会被遗忘的我而无名的兴奋,希望不要受到任何人的关注,静静一人,很有规律的,希望整个寒假在礼堂三楼我的办公室内写字,无人知晓,我睡足的觉,上午九十点去大礼堂办公室,晚九十点离开。中午、晚上食堂或外面小吃一顿,除此吃饭时间,我会百分之一百的投入到我们书画世界中,我知道此时的心情、环境有利创作。写字这艺术并不是在吵吵中成就的,而是要集中你思想,投入你的激惰。需要你以极大的注意力深入进去,心中那个向往,手上那个感觉,纸上那个表现才会向你走来。所以我写字喜欢无人之境,妙处自喜,兴奋自吟,得意自舞,完全自我也。说起四年中的办公室,挺怀念假日大礼堂给我帶来的去处和欢喜。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大礼堂是聚人气的地方,学校领导会见贵宾的会议厅就设大礼堂楼。日常活动满满,你每天可见一条崭新横标悬挂其上,学校与国内外交流频繁。科研、教学气纷活跃,一派欣欣之象。我在此也曾相邀三五书道好友小聚,校宾馆榴园就餐也便。一休息日,王主席、樊建锋夫妇、李裕康夫妇、胡小明夫妇、我、秦蜀江兄数位雅兴。写字、聊天、吃饭、参观、照像、不亦乐乎。吳健雄纪念馆的参观是王主席特地联系档案馆,他们专门派人来讲解。袁家騮、吳健雄科学夫妇也结交艺术各流,所见张大千、黄君壁、启功等,均有书画相赠。饭桌上讲解先生拿出一叠书画相片,全是吳健雄、袁家騮捐存纪念馆的,讲解先生相问作者何人。我们一一作答,见朱屺瞻大幅画作,见董作宾篆书,见范曾人物画作,见曹元宇一把成扇,字画各面,相告此公为我亲戚,南医大老教授,留日,与吳健雄大中校友。饭后散步,我等留影六朝松下,梅庵屋前。

 

东南大学大礼堂的怀念

大礼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我四年中在这里听过许许多多名人的演讲,有音乐爱好者原副总理李岚清的《音乐·艺术·人生》,就艺术李岚清同志着重讲了退休后于篆刻结缘,健身健脑,读书写书八字,是他离任后的生活写照。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有楊振宁博士的《我的生平》演讲,他那智慧幽默的语言,轻松又感意深,并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讲述了他学习、生活与工作的经历。使听者感受到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强,他人是不可小视的,是受之尊重的。

 

当然大礼堂也是音乐会的佳地。一天下午礼堂里飘来歌声,我被吸引,一群俊男,或立、或坐、或台上、或台下,分散整个礼堂内,只台上一架钢琴伴奏。声之美,音之妙,能把我从办公室吸引而来,我想此时的文字还是留下空白的好,他们是享誉世界的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1883年成立于赫尔辛基大学,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合唱团体。如此形式的排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此同感的还有,享誉欧洲的荷兰皇家青年管乐团。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演出前,异国青年演奏家们就在大礼堂前厅里,奏起了乐曲欢迎听众进场。使得听众陪感亲切和兴奋,那晚我是第一次从头至尾听完了他们的演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