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散木
王散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65,941
  • 关注人气:30,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扑面柔柔乡土风——《春的请柬》序

(2017-01-02 10:33:34)
标签:

农耕文明

固始

乡土味道

请柬

王散木

分类: 文艺评论

扑面柔柔乡土风

——《春的请柬》序

王散木

扑面柔柔乡土风——《春的请柬》序

  这本《春的请柬》,是我三十多年前在故乡高中教书时的学生李成猛的第二部散文集。成猛大学毕业后就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一直深深扎根于乡村基层学校,深耕细耙于中学语文教学这块沃土,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值得嘉许!二十多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他虽无可能弄出惊天动地壮举,但在平凡的的岗位上还是取得了累累硕果——获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资格认定,就是最客观真实的印证。

  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就繁忙,这是尽人皆知的。然而,能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潜心文学创作,写出一篇篇独具自己风格特色和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实在难能可贵。而且,其创作题材不仅没有局限于自己的职业范围,就是在精神维度、社会责任等方面,也都有其独到的思考。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猛烈的社会转型,我们正在告别漫漫的农耕时代,进入到现代工业文明。我们现在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的瓦解与消亡,既是“正常死亡”,也是“非正常死亡”。从整个的社会进步来讲,它的死亡是正常的,原有的农耕文明必然要部分地瓦解和消失。诚如有关专家所痛心疾首地那样,由于我们对原有的农耕文化尚未有一个系统完善的梳理,甚至从官方到民间都没有来得及对自己的民间文化做过必要的系统整理和保护,而现在,不等我们反应过来,工业文明的浪潮就要把它们席卷而去,所以它又是一个“非正常死亡”。

  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上、山坳里、乡村中,都有大量的、迷人的、灿烂的民间文化无声无息地死去,使我们的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我们应该也必须采取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对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导致行将消逝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效抢救,或延缓其消逝的过程,首先是把它们记录下来,出版公之于众,或藏之于档案馆、博物馆中,从而把我们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传诸后代子孙。这无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些个人、某些个小单位力所能及的。但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只要广泛动员,充分发挥每一个“有心人”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作用,就一定能够“积沙成塔”,能够开拓出农耕文明这片壮阔的蓝天、撑起民间文化这棵参天大树。读李成猛《春的请柬》这部作品,我欣喜地发现,也许成猛本人并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他正在参与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他已经“从小处做起”了。在这本书里,他将固始这块古老土地及其周边地域的传说故事、信仰崇拜、民间风俗、风土人情……做了搜集、记录,为之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阅读《春的请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称道的——

  《春的请柬》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饱蘸十足的乡土味道。

  在阅读《春的请柬》过程之中,总能感到一种最少修饰的湿润,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随时随处从民俗的某个深处泛起,浸润和感染着我们。这种连通着一个地域——豫南淮河岸边的风水和地气的文化,让理性注入了情感的生气,使民俗文化带有纯朴而温暖的人性关怀,道出了人生的诗意,最终拓展出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走百病”原本是从明清开始,我国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多为清一色的妇女参与的祛除百病、消灾祈福活动,李成猛所写的《走百病》则打有深深的豫南淮乡印记。作者以“游一游,病没有;跑一跑,不见老”“烤烤脚,脚不痛;烤烤腚,不生病”等生动浅显的语言,仅以寥寥千字以内的篇幅,就把走百病的具体形式、目的、重要性,讲得头头是道,且有引述、有考证,描摹了当地“游百病”“烤百病”盛况。

  在《玉盘珍馐》这一辑里,作者如数家珍,把豫南尤其是固始特有的淮南黑猪、固始鸡、固始笨蛋、嫩头青萝卜等这些列入国家级保护的地方特产品种和黄心青菜、固始皮丝、胡辣汤、麻鸭、白鹅、菱、藕、千张等展示得活色生香。写固始做法多样,开列出红炒、白斩、焖炖、烧卤、熬汤等,彰显固始鸡的独特风味。如《胡辣汤》中,作者以细微的观察,介绍了固始经典早餐小吃中的主角胡辣汤的发明和详细制作过程。记述鸡汤熬制的工艺程序,他写道:“(鸡)杀掉之后,洗净,放在锅里,加两勺盐,顶多扔几块姜片,小火慢炖几个小时,掀开锅盖,香气扑鼻,热气散开,发现鸡汤里漂着一层厚厚的油花,鸡肉卧在汤里面已变得熟香可口,让人垂涎欲滴,一锅地道的老母鸡汤就是这样熬成的。”让人口齿生香,产生品尝欲望。

  在《年风节韵》一辑里,作者从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一直写到进入腊月、小年,到除夕、过大年,几乎囊括了当地所有传统节日的风情习俗。尤其是《大红春联高高贴》一文,通过童谣、顺口溜,把腊月里的活动尽情显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糖瓜粘;腊月二十四,轻度需吃素;腊月二十五,吃鱼为大补;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腊月二十八,馒头白面发;腊月二十九,顺心多吃藕;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除夕夜里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中原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源头,豫南淮河农耕文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是要沿着文化的脉络去追寻,使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中原的每一个地域正在弱化和泯灭的传统文化得以挖掘、记录、保存和传续。

  《春的请柬》打捞消失的往事,唤醒尘封的记忆。

  这本散文集深深打动我的主要是它突出主旨和厚重的内容。土生土长的李成猛,在完成繁重的教任务之余,把满腔热血又倾注到业余写作和传承农耕文明上来。很显然,不足二十万字的著作是远远不能勾勒描绘出传统农耕社会面貌的,但是纵观全书,它所涉猎的广度和挖掘的深度不得不令我们赞叹!他虽然从小接触到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但他毕竟年纪较轻,亲身体验和素材存量都是有限的。书中呈现出的大量生动而细微的素材,一部分是他常年累月的生活积淀,一部分是和老一辈人促膝攀谈中获取,这些已经和正在消逝的“民间那些事儿”能够存续下来,实在弥足珍贵!

  在《风物咏怀》《乡野拾趣》这两辑中,无论是《沿淮村落》《乡村犬吠》《木门咿呀》《往流印象》,还是《麦秸秆》《巴根草》《条案》和《随身的芭蕉扇》,抑或是《盘伏》《搓绳》《摆渡》《罢亲》《纳鞋底》,无不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印记。《随身的芭蕉扇》一文写芭蕉扇的功用:“芭蕉扇除了扇凉风,还可以锻炼手指、手腕、手臂。走哪带哪,热了扇风,凉快了放在地上垫屁股,困了躺在地上,扇子可以当枕头,脊背难受,手够不着,可以用扇秆子挠痒痒,走在烈日下,扇子遮住头,还可以顾脸……”这是今天的年轻人所不熟悉的,而正是我们这一辈人和上一辈人的温馨记忆。《纳鞋底》一文,再现了旧时光的生活场景:“一到农闲几天,妇女们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开会似的,手口不闲,手拿鞋底,嘴讲闲话。东家长,西家短,张家媳妇偷汉子,王家老头闹出了黄昏恋,从纳鞋底的妇女们口中,附近几个村的事大家都了如指掌,有时还能爆出惊人内幕,鞋底没纳几双,花边新闻倒知道不少。纳鞋底不仅消磨了时光,还纳出了趣和味。”“在那个年代,做出的千层底鞋还可以作为贺喜的礼物。一个喜期收个几十双布鞋属于正常,太多了,没地方挂,就系在洞房里的长绳子上,一溜排开,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本散文集值得赞赏的,还有它的文风。散文是什么?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著名散文作家穆涛先生认为:“散文无非是在说话,是要说人话、说实话、说真话、说中肯的话。”从成猛的散文里,我们看不到过多华丽的词藻和张扬的文采,倒像是在与你促膝聊天讲故事。但是,从一篇篇平实而朴素的文字中,你可以深深地品尝出泥土芳香和人生况味,你能够真切感受到生活情趣和社会万象。他以纪实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勾画出过往时代豫南尤其是固始沿淮地区民间的、底层的、草根的生存状态,打捞消失的往事,唤醒尘封的记忆,让我们和后辈人们去细细地看、慢慢地品、悠悠地想……

  《春的请柬》灵动的表现手法,鲜活的方言俚语。

  《春的请柬》在语言上的最大特色是用词的乡土味,即善于使用作者生活地区的方土语——固始方言,来表现农村生活、塑造人物形象,并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用本地的方言称谓、动宾词组、俗语俚语等来表现当地生活,再现当地风俗人情。

  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在其《汉语修辞学》中说:“方言成分的适当采用,可增添作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李成猛的散文,在语言上最大特点是其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乡土味。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他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方言、土语、俗语等写进作品中,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在词汇上,有名词,诸如:垡子地(空茬白地)、麦铺子、麦穰子、园笆子(菜园篱笆)、晚黑里(夜晚)、锅洞里(灶口)、气死猫(盛放食物的篾制器具)、杠刀布、老齁子(支气管炎患者)、看青的(专门看庄稼的人)、狗尿苔(野蒜)、座板(指包括后腿的猪臀部肉)、老抢(土匪)、睡大头觉(安稳觉)、一抹一大抹(一片一片)、末罢(最后)、二回头(接着),还有“飘言话语”“金镶玉” “燎锅底” ;有与动作相关的词组,诸如:搓搓挠挠、急抓急㧟、不吭不啊、打净屁股(赤裸身子)、掉碗底子(剩下饭)、仗级(仰仗有靠山)、胤后(繁衍后代)、舍福(舍得放下架子)、裹住(保障)、膏墨(蘸墨润笔)、没有打住坝(管好)、馏(反复说)、㧯(拉,如“临死㧯个垫背的”)……此外,还有:“鸡牛打滚”“欻拉一声”等具有形容性质的词组,无不形象逼真,鲜活生动。

  还有“猫记千,狗记万,小老鼠还记二里半”“听人劝,吃饱饭”“不经厨子手滥脏气”(意思是干什么事要找内行)、“头痒往屁股上㧟”(得意忘形)……都很有深深的独到意味。

  当然,并不是说在文学作品中方言土语使用得越多越好,有很多的方言土语,因其来自于当地人民的语言实践,使用的地域、表达的内容均限于当地,不容易让更多的人理解,尤其是不易让该方言区外的读者理解,从而造成阅读障碍而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和读者面。另外,从规范汉语使用的角度而言,过多使用方言土语也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运用不恰当的方言,也影响了语言的规范化。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文学作品怎样合理吸收方言土语的问题。早在上世纪40年代,徐中玉先生就在其《论文学方言的使用》一文中,认为使用方言的目的有三:其一,在于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其二,创作更有活力的文学语言;其三,通过以文学语言为表现基础的语言艺术的创造,促进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这一总体思想是合理的。他提出使用方言的标准,由于时代的发展,语言自身也在发展,未必完全符合当前文学创作的实际,但是,他认为方言要“形象、精密、明确”以及方言在普通话中要具有“不能替代”性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此外,《春的请柬》在表现手法上也很有特点。《九月有怀》一文,描述植物情态具有拟人化特色:“山岗上,火红的高粱正在摇曳着颀长的身躯和一篷硕大的头颅;饱满的玉米钻出层层包衣,龇牙咧嘴;大豆小豆被太阳一烤,豆荚‘’‘’直炸;棉花朵朵飘出白絮;茄子也穿上了紫袄,各种瓜果飘香,将糖分、养分积累到最高值。尤其是金黄的水稻,低下沉甸甸的穗子,谦虚地垂询,深情地向大地问好……”《木门咿呀》联想丰富,蕴含哲理:“木门开关,咿呀声响了几千年,人间已是物换星移。人一茬茬老去,庄稼一簇簇萌生。仅仅是台上台下之分,生活便演成了戏;仅仅是门内门外的距离,便有了内行外行的区别。每个人眼中都有一扇门,门内包容万千,蕴藏丰富;门外青山绿水,风景无限。”《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文,作者这样描述:“芝麻的一身都是宝。花和茎可提取制造香水的香料,芝麻秆中空细长,是农家烧锅的‘硬柴火’。芝麻根挖出来烧锅、冬天烤火都行。即使是燃烧产生的油烟也能做成高级墨汁,油性大,黑又亮。就连芝麻叶也不是废弃之物,在芝麻蒴成熟之后再擗芝麻叶,淘净,用开水焯一道子,晒干,是包馍、下面条的好菜,吃到嘴里,肉筋筋的,让人回味无穷……芝麻里含蛋白质、大量的维生素,可以养血、减肥、塑身。常吃芝麻,皮肤细腻柔嫩、光滑柔软、红润光泽,多吃芝麻可以让人延年益寿。”作者把科普、说明文的元素巧妙置于散文之中,读来不仅不抽象乏味,反而饶有生趣。

  在《泥水匠》中,作者对劳动者报以热诚、充满诗情画意的赞美:“泥水匠虽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他们热爱生活,有一颗诗心,用我手写我心,一块砖放上,就相当于给诗做了一个顿号,一堵墙砌齐了,便又是给诗点了一个逗号,一栋楼完工了,等于给一首诗落下了一个句号。就这样,他们用心丈量着人性的高度,谱写生活中最优美的诗,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匠心独运,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方便,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今后拿出实际行动,给他们以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让他们和我们一道自豪地走在同一片蓝天下……”

  诚然,成猛的写作还在初步的探索中,有些随笔散论思想内容还不是那么饱满,有些架构还不是那么严谨,这是成猛今后写作道路上需要不断克服的。我相信,以时日,成猛的创作一定会有更大起色,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