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散木
王散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68,459
  • 关注人气:30,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2010-10-08 06:21:01)
标签:

王散木

珠三角

贝丘遗址

蚝岗遗址

博物馆

骸骨

旅游

分类: 散文随笔

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文、图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全景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蚝岗人(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资料图片)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和他题写的馆名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被誉为“岭南建筑高峰”的建筑设计大师莫伯治去世前一个月(2003年8月)在蚝岗贝丘遗址发掘现场考察并构思博物馆设计方案的最后修订。9月30日,91岁高龄的莫伯治大师驾鹤西归。(莫伯治之子莫旭先生提供)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考古人员在挖掘蚝岗遗址(资料图片)
王散木:走近“珠三角之父”
考古专家将这一地区和这具骸骨分别称为“珠三角第一村”和“珠三角之父”



  夕阳西下,海水正慢慢退去,留下牡蛎和文蛤,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看见它们,几个孩子发出兴奋的喊声,挥舞着手中的尖利石器,快步跑过去。
  迎着孩子,一个健壮的身影缓缓朝内岸走来。他抬起头,典型蒙古人种南亚型的脸形渐渐清晰,低低的眼眶、高厚的颧骨、扁平的鼻子,树皮做成的简陋衣服裹住了他那结实的身体。他拖着一根骨质的鱼叉,今天的收获似乎不多,鱼叉上只有一条鱼在作最后的挣扎。他把目光伸向远方,看见了村落里的人家。
  这个小村落坐落在一个海岛上,岛上人家不过三五户,人口十余人。村里的女人扒下整块树皮,在水里浸软后用石饼捶松,再用石拍拍去渣滓,剩下纤维网,成为身上穿的天然“不织布”。男人们砸开蚝壳,挖出里面的肉,放进身边的陶器里。这些陶器有的是夹砂的,呈红褐色,砂粒粗细不均,上面饰着细绳文,也有条纹和刻划纹。有的陶器是泥质陶,表面经过细细打磨,呈赭红色,上饰刻划纹,也有镂空的。
  村里的房子建在坚实的贝壳墙基上,房子之间有排水沟。多年积累下来的蚝壳、鱼骨堆积如山,把房子围在中间。路间散落着少许野生稻、野果,还有一些造骨质工具时留下的骨质碎片。房间内外还有网坠、石锛、石斧、骨铲、骨锥、骨针、蚌刀、穿孔贝壳等器物。
  这是珠江三角洲人类群落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时间是5000年前。确切地说,这个地方就在东莞市南城区胜和社区蚝岗。今天,这里被称为“珠三角第一村”,曾经在这里生活的某人被称为“珠三角之父”。
  
  这里是广东省首座建在遗址上的博物馆——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2003年,考古学家在东莞市南城区蚝岗贝丘遗址发掘中,发现有人类活动面、房基、柱洞、灰坑、排水沟和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石器、骨器、蚌器及绳纹陶和彩陶残片。尤其重要的是,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具十分完整的古人类遗骸,经测定为男性,距今已有5000多年。于是,考古学界便将号称“东莞历史文化基石”的蚝岗这一地区和这具骸骨分别称为“珠三角第一村”和“珠三角之父”。
    蚝岗遗址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新石器时代蚝岗贝丘遗址和珠江、长江、黄河三江流域彩陶文化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46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9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岭南建筑设计大师莫伯治(东莞麻涌人)设计,国学大师饶宗颐(潮州人,现居香港)题写馆名。吴孝斌告诉记者,建筑外观以蚝为设计理念,以红、白两色为主调。红色代表岭南的红砂岩,白色则象征了蚝壳。

  当年参与发掘蚝岗贝丘遗址的专家之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冯孟钦研究员简述当初发掘的过程(特别是“珠三角之父”的发掘过程)时感叹:“完全是出于偶然,才发掘了我们珠三角居民的祖先啊!”“蚝岗贝丘遗址是珠三角最早的人类部落遗址之一,距今已有5000年之久,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珠三角原始人类生活的一些情况。”据悉,目前广东省已发现的贝丘遗址尽管多达几十处,出土彩陶的却只有高要蚬壳洲、增城金兰寺、东莞万福寺和蚝岗,而金兰寺和万福寺已被破坏殆尽,蚝岗贝丘遗址无疑是广东境内出土彩陶且保存较好、较早的两个贝丘遗址之一。蚝岗贝丘遗址是研究史前采集渔猎经济的典型遗存,为判定珠三角乃至广东省其他地区同类遗存的年代关系提供了相对可信的年代标尺,又是研究珠三角地区海岸线变迁的重要资料。
  为了让这段尘封几千年的遗址发挥应有的价值,在如何能把蚝岗遗址博物馆建成全新意义的遗址博物馆这一问题上,可以说让专家们颇费了脑筋,因此决策的过程也颇费了一番周折。最终,凝聚着诸多专家智慧和各级决策者果敢的方案——将开放式的遗址和封闭式的局部遗存相结合——这一全新的博物馆建筑模式,终于呈现在国内外观众的面前。因此,当我们今天进入馆内,不仅真切地参观、欣赏到遗址发掘现场和已出土的文物外,还能在复原的部分遗存上亲自动手发掘,变被动参观古迹为主动参与考古发掘体验。
  对此精巧构思与设计,有关专家曾给予高度评价: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一个低层面的保护,保护的同时更好地加以研究和利用,这才是对文物更高层次的保护。在蚝岗贝丘遗址上建设博物馆,在保护遗存整体及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利用,既可以体现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在这里开辟地方史教育的第二课堂。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冯孟钦研究员说:“像蚝岗这样直接建造在遗址上的博物馆,应该不仅是广东省第一家,就是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据悉,此前在原始人类居住地之一的封开县黄岩洞也建有遗址博物馆,不过那个博物馆建在黄岩洞洞门外,参观者要穿过博物馆才能进入黄岩洞遗址。冯孟钦说:“蚝岗博物馆把整个遗址都罩起来,和半坡遗址博物馆属同一类型。在遗址上建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发掘现场的原貌,那种现场感是其他博物馆不能做到的。比如说脚下玻璃钢罩内堆积层剖面,通过声光电一体的现代科学手段的烘托,就可以让我们参观者清楚地看到发掘时的堆积分层情况。”  
  整座建在遗址上的博物馆,占地面积46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将整个遗址全部囊括在建筑中。进入博物馆的大门,可以看到一个旋转楼梯。从楼梯上去即进入博物馆大厅的正中央,也就是2003年遗迹发掘的现场,面积约150多平方米,这是一个剖面层,展示的就是当初发掘遗迹时的真实地层分层以及墓葬和灰坑。
  博物馆采用文物展以及场景复原等手法,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再现了5000年前蚝岗人的生活原貌。博物馆展馆共分三层,由时光隧道、遗址展厅、蚝岗文物展厅、三江彩陶展厅、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等组成,主要展示内容包括蚝岗遗址出土文物、蚝岗人的情况、彩陶文物、未发掘的遗址原貌等。在楼上的一个展厅,我们瞻仰拜谒了“阿爸”——“珠三角之父”的遗骸(陈列在玻璃罩内的出土骸骨)。导游介绍:“第一具骸骨出土后,不远处又出土了第二具骸骨,但是保存状况不太好。最终鉴定报告无法确认其性别,所以也无从知道两具骸骨间是什么关系。”据说,最初专家建议的方案是将骸骨经过科学处理后,按原样重新放回发掘现场的坑里面,再在坑底打几盏灯,既增强遗迹的神秘感,又让参观者有现场感。但是,由于怕观众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方案最后没能实现。

    在“蚝岗人的衣食住行”展区,“蚝岗人”的生活状态,除了骨铲、骨锥、石器等外,还有一件“树皮衣”特别受关注。据介绍,这件树皮衣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赠送的。“树皮衣”是当时“蚝岗人”所穿的衣服,以植物的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树皮布制作最常用的是木质及石质的拍状工具。由于木质工具不易保存,因此考古发掘到的就只有石拍。

     博物馆内的互动展厅更让观众体验了一把“考古”的乐趣。由于正值国庆假日,因此我们在互动展厅参观时,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考古沙池里不断“掏沙”,导游介绍,这是特别为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设置的。在该沙池内埋藏了很多“文物”碎片,通过亲自动手,学生们可以体验“考古”、修复“文物”。同时,可以设计陶器图案,进行趣味有奖问答。   

    博物馆馆内,体验多多,发现多多,神秘多多,所有参观者不仅可以目睹遗址发掘现场,领略“珠三角第一村”居民的生活,可以观赏到保存完好的“珠三角之父”骸骨,还可以领略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彩陶文化。如果你有兴趣,尽管去互动展厅,尽情地进行考古模拟、陶片修复和陶器图案设计。“珠三角之父”欢迎您!


附录:专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孟钦)答疑
  
  博物馆建成后,一些问题人们颇为关注。就一些人们关心的话题,记者向冯孟钦副研究员进行了核实。  
  记者(以下简称“记”):蚝岗贝丘遗址真的可以被称作“珠三角第一村”?那具出土的骸骨真的是“珠三角之父”?
  冯孟钦(以下简称“冯”):可以肯定地说,“珠三角第一村”和“珠三角之父”的说法仍然成立。此前,在肇庆曾发现过原始人类的遗址,和蚝岗差不多同时代。高要也有贝丘遗址,年代可能比蚝岗略早。高要在珠三角的边缘,你说它属于珠三角范围也行,说它不是也行,而且即使年代比蚝岗早,也不会差太远,总的说还是一个时代的。而到目前为止,珠三角地区没有发现比蚝岗出土的第一具骸骨年代更久远的人类遗骨,我们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可以说是“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骸骨”,称它是“珠三角之父”应该也没有什么异议。
  记:出土的第二具骸骨情况如何?
  冯:第二具骸骨由于保存状况不是很好,所以不能进行准确科学的鉴定。我们还不能确定它的性别以及与第一具骸骨的关系等。有人说可能是夫妻墓,但是没有更多证据表明这个推断成立。
  记:此前有报道称蚝岗遗址是父系氏族,果真如此吗?
  冯:彩陶的出土只能说明我们珠三角地区有不同于北方的文化源头,比如说蚝岗的彩陶上有水波纹,就表明这里是靠近水的地方。但是不能断定就是父系氏族社会了。北方那时应该是父系氏族,但是南方的原始社会发展会不会跟北方一样,还很难说。
  记:蚝岗遗址到底有多少人家?他们居住了多久?
  冯:根据已有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推断5000年前蚝岗居民的生活情况。从居住面的发掘情况看,居民不会很多,大概只有几家,十几个人。这个村落大概存在了1000年左右。这里的居民明显是依靠渔猎和少量的植物采集维持生活,没有发展农耕,生活受到资源限制。据县志记载,清初年间,蚝岗、虎门还是孤悬于大陆外的岛,贝壳类生物种类繁多。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早的蚝壳都是很大的,说明当时资源很充足。到后期出现了逐渐变小的趋势,说明这里的资源开始紧张,到最后可能完全被消耗殆尽,这里的居民就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迁徙,不只是游牧部落才有的事,在古代渔猎部落也经常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