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听说正在上映的喜剧《天下第二》的续集剧本《天下第三》已经写出来了,听说而已,我并没有亲见。但是,在看过点映之后,我倒是觉得《天下第二》这个电影和“天下第三”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首先,《天下第二》是本世纪以来第三个比较好的搞片。
《天下第二》给我两个印象,一个是搞,另一个还是搞。但是《天下第二》不是吃螃蟹的第一人了,这几年已经有两部影响比较大的“搞”片了:室内情景剧《武林外传》和阿甘的《大电影》。《武林外传》收获了不错的收视率,并制造了新的流行,《大电影》虎口夺食,从黄金甲中、伤城里抢走了两千万票房。这两部戏是非常成功的,《天下第二》是第三部。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天下第二》的搞点,大致有18处:片头的中国历史;金刚;英雄;黄金甲;芙蓉姐姐;无间道;反恐;卧虎藏龙;傍大款;午夜凶铃;律政俏佳人;十面埋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黑客帝国;丛林大反攻;中南海保镖;李咏;甜蜜蜜;等等。
这是后现代喜剧搞到高潮喷射出来的结果,观众喜欢这个,年轻影人们擅长这个,于是在一个权威缺席的语境,通过拼贴复制、颠覆组合,一个个新的意义产生了。
不过,不同于前两部先例的是,《天下第二》的故事很好,很完整,不是片断式的为搞而搞,而是剧情到处顺手提及,所谓拈花微笑,会意之处,岂一个爽字了得?我看完《天下第二》之后,可以总结出一句梗概:一个很“二”的人怎么夺得了天下第一。一听就很好玩。
其次,《天下第二》是本世纪以来第三个比较好的喜剧片。
《天下第二》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大笑,另一个还是大笑。这种大笑,在看《独自等待》中出现过,在《疯狂的石头》的银幕下也出现过。我认为一个好的喜剧片得有几波爆笑才叫好的:会意而笑,未演先笑,反应过来继续笑,意料之外连惊带笑。前两个片都成功达到了这个境界,《天下第二》是第三部。
想《独自等待》完全说出了青年人的心声,《疯狂的石头》在观众的预期与意外之间有一个黄金分割的比例,《天下第二》则依靠一个疯狂的故事,实现了一个疯狂的梦想。天下第一,这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彩票梦、股票梦,电影的造梦功能,如此而已。
而且,《天下第二》是七分喜剧,三分动作,是一个动作喜剧片的类型,我想,这是《天下第二》导演冯超要把这部电影叫做新武侠喜剧的原因吧。动作+喜剧+精彩的特效,《天下第二》不像一个小成本影片。
看了《天下第二》的点映,回来写这篇文章,我想,观众们去电影院想看什么呢?我想不是《太阳照常升起》这种,“太阳”远超过观众平均智商水准,观众看得太累。当然也不是某些受保护的国产片那种,那种在侮辱观众的智商。一部好的电影应该略微高于观众的平均智商,这样故事既能被看明白,又有意外,观众能吸收到新的东西,满满意意地走出电影院——所谓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如此而已罢了,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