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诗词常用典故(上)

(2025-08-20 17:04:12)
标签:

转载

[转载]古诗词常用典故(上)

采薇
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南安军》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晏殊《玉楼春·春恨》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周邦彦《兰陵王·柳》

尺素
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晏几道《蝶恋花》
拟凭尺素寄愁边,
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纳兰性德《临江仙·孤雁》

斑竹
斑竹,指竹干上有紫褐色的斑点。传说帝舜南巡苍梧而死,他的两个妃子在湘水上望苍梧山哭泣,眼泪洒在竹子上,从此竹上有了斑点,故斑竹又称湘妃竹。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烂柯
烂柯,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讲述的是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童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蔡州道人《绝句》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冯子振《鹦鹉曲·山亭逸兴》

杜康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指代酒。
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
——元好问《鹧鸪天·孟津作》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
——王奕《沁园春(客山阳偕诸公游杜康庄刘伶台醉吟)》

汗青
古时写字用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其曾为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杜牧《题木兰庙》

金乌
相传,太阳里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后以“金乌”代称太阳。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韩偓《晓日》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梦蝶
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春光荏苒如梦蝶,春去繁华歇。
——刘时中《清江引·春光荏苒如》

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殿中,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纳兰性德《少年游》

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杨炎正《水调歌头》

桑榆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影)在树端,谓之桑榆。”后比喻人的晚年。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张弘范《醉高歌·感怀》

双鲤
古人寄信,将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竹木简多刻成鱼形,后代指书信。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黄庭坚《寄别说道》

黍离
黍离,语出《诗经·王风》。诗人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
——钱谦益《秋水阁记》

商女
商女,语出唐代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代指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陈维崧《沁园春·十万琼枝》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

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
——刘燕哥《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官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魏徵《述怀》

折腰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薪俸,去向比他官位高的人献殷勤,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杜甫《官定后戏赠》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哀鸿
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孙中山《挽刘道一》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翫月五言》

巴歌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巴歌杜酒村田乐,不风流处也风流。
——释道川《颂古二十八首》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稀。
——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献芹
献芹,出自《列子·杨朱》。从前有一个人在豪绅面前吹嘘芹菜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
——李白《赠范金卿二首》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抱柱
相传古代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等了许久未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李白《长干行二首》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佚名《穆穆清风至》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杜甫《洗兵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婵娟
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李建枢《咏月》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柳营
柳营,指军营。据《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
——真氏《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二首》

楚歌
《史记》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吴信辰《咏虞美人花》

雕虫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李贺《南园十三首》
衣阎恼拢匝匝У癯妗
——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