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李春平
中国李春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0,407
  • 关注人气:7,6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乡的神树

(2014-05-03 08:43:56)
标签:

文化

西乡的神树

西乡的神树

 

李春平

 

 

朋友多次邀请,说西乡的樱桃熟了,赶快来吧。四月二十七日是个周末,便约一帮朋友去了西乡。原本是想直接驱车去樱桃沟,谁知通往樱桃沟的道路实在拥堵,无法行进,便在城里找个地方把车停下,再绕道进山。主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叫候家大院的农家乐,先是在后院山坡吃了满肚子樱桃,然后又吃了许多西乡美食。次日,朋友安排我们去太白洞游玩。恕我孤陋寡闻,以前没听说过太白洞,未知风采几何。心里窃想,各地都有一些小景,太白洞也许不过尔尔罢了。

太白洞位于西乡县城以东38公里的七星湖风景区境内,离县城四十分钟车程。沿途景致,与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无二,大同小异。进山一公里许,有人说太白洞到了,四处环顾,却不见洞在何处。原来洞口被植被隐藏着,需要仔细分辨才能看得真切。太白洞的洞外崖壁高耸,不可攀越。洞口狭小,内秀深藏。离洞口几米远,有太白殿,联曰:“洞口有尘风自扫,禅门无锁月常来”,算是极妙的对联了。有清泉从洞中流出,积成小潭,阳光下泛着蓝光,异常清纯。潭边的石头已被无数游人踩得光滑了,石头下方的青苔或许是永远长不大的植物,顽强而紧密地贴在瘠薄的泥土上,看上去苍老而鲜活。洞口外面,十多根数人合围的楠木古树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密实的种群,雄伟壮美,遮天蔽日。

楠木为我国特有的树种,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珍贵的用材木。太白洞如此集中的古楠木在陕南我是第一次见到。其实这并不是让我惊讶的地方。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一棵残木,也是这里最古代的一棵楠木。它的上半段已经断掉了,无法知道它的真实高度。剩下一段高十米左右的树桩矗立在地面,须三人合围。树干已经完全被烧空了,只剩下一个空空如也的躯壳,躯壳的内部是烧焦后的黑色木炭,用手一摸,满手都是炭灰。细看那烧空的树干,像是一个掏空了内脏的巨人,用薄薄的皮毛支撑着它巨大的身躯。更令人惊愕的是,这副身躯并没有干枯,而是从躯壳上生长出很多树桠,郁郁葱葱,密如浓发,生机勃勃。

这颗树引起了我的拷问和猜想。是什么原因把它烧成了这个样子?是雷电袭击,还是森林火灾?是人为引发,还是自然导致?问左右百姓,都不知道。可能知道的人已经作古了,现在的人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一百或两百年前,这颗树经历了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空了它的躯干,剩下了一张皮。看到它,就会想到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俗话。

但是,这颗树不应该仅仅是对一句普通俗话的简单验证,它更具有哲学和生命的意义。对植物来说,它是神奇的。对人类来说,它是励志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加一个另类,远远超越了生命本身的意义。它在引导我们不断思索一些问题:是什么原因让它如此坚强?是什么原因让他大难不死?是什么原因让他死而复生?这都是谜。可是,我们又能从西方哲学中找到一些相关的线索。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阐述过“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他在晚年结识了中国台湾学者萧师毅。出于他对《老子》的极大兴趣,两人曾经合作把《老子》翻译成德文,后终因语言差异未果。海德格尔曾经请萧师毅给他写下老子的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大意是说,谁能使混乱污浊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枯槁死寂萌动起来慢慢复生?老子所谓的“孰”,就是海氏所说的“存在本身”。这棵古老的残疾楠木,无意中诠释了“存在本身”向死而生的哲学命题了,它用自身的存在,昭示了它对生命的态度。因此,它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活得那么坦然,那么潇洒,那么从容。生命在它那里大放光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颗树当以“神树”称之了。神是要经过磨难的,这颗树的磨难足以表明它所承受的身体痛苦与生命担当,我们应该对它充满敬畏。当我们看到当“伟大”一词正在到处滥用的时候,觉得把它用在这颗树上,再也合适不过了。因为它确是一颗伟大的神树。尽管许多人都还不知道它。

 

2014-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