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甜蜜蜜》:甜蜜,迎着苦涩绽放
最近看过了电视剧《甜蜜蜜》,心里一直沉甸甸的,从当年陈可辛的电影,到如今高希希的电视剧,都看得让人心一颤一颤的。同样都伴随着邓丽君甜甜的让人浑身发软的“靡靡之音”,但甜蜜却都蕴藏在了辛酸和苦涩里。
看完了全部的26集以后,觉得老高真是会玩点小情调,他把要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或者说是一种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执著,都渐渐、渐渐地铺开,一小步一小步地调动起人们潜藏着的一些小情绪,然后慢慢地让这种小情绪扩张,逐渐蔓延,直至让你在看作品的时候全身都已经沉浸在了这种氛围里,欲罢不能。
这样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当年看尔东升的《新不了情》,也是这样,渐入佳境。《新不了情》算是香港一部经典的文艺片。好多人都把文艺片奉为电影的精华,它的确有着极强的文学性,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可能看起来就会有一些麻烦,它跟其他类型的片子尤其是商业片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情节上来看,它可能不是特别有意思,不会鲜活生动、活灵活现,甚至可能会夸张到沉闷得让人窒息;从主题的表现上来看,也不会那么一目了然,让人轻而易举地就能概括出中心主旨,它总是含蓄到有点晦涩的程度,带给人那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感觉。
在《甜蜜蜜》里,心总是半悬着,跟着剧情的波折一上一下,被无数次击垮,然后又无数次被希望唤醒。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所有的人都警觉地生活着,所有朦胧萌发出的美好情感都被无情地压抑着、束缚着,稍微露出一点苗头就会迅速地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唾沫星子里。无法释放的情感,只能默默地守望。一个是被无知愚众指责、谩骂为“破鞋”的纯真女子,一个是生性顽劣、四处闯祸的纨绔子弟,他们美好的情感在邓丽君的轻轻吟唱中悄然绽放。
叶青儿和雷雷的爱情之路,沟沟坎坎,满是荆棘,哪怕是到了绝望的边缘也没有人先松开手中紧紧攥住的线,就像一只四处飘摇的风筝,一切随风,摇摇欲坠,却总在即将坠地的刹那,被希望高高托起。顽强的抗争,不屈不挠的坚持,坚守着彼此曾经许下的诺言。
片子里到处都能看到文艺片的蛛丝马迹,比如这个片子所要表达出来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越看到最后,我越迷惑,究竟甜蜜在哪里?执手相望,唯有泪眼!这就是甜蜜的所在吗?时过境迁,守着已经变成植物人的雷雷,这就是叶青儿想要的甜蜜吗?文艺片总是这样,引导着你去思索,去考虑,但究竟是什么,不会有人告诉你。
于是,我尝试着让心慢慢地平静平静,然后来回、不断地揣摩揣摩剧情,用看待文艺片的那种迷茫去缕一遍《甜蜜蜜》。
“甜蜜”在作品里所要传达出来的可能只是一种概念,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不管是对叶青儿,还是对雷雷,他们经历过的困难太多太多,他们的爱情之路,太难太难。当面对情感带来的苦涩、辛酸,“甜蜜”对于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幻想、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泡,在阳光下看七彩斑斓,可一旦握入掌心,就立即化成一摊水,再也无法引人注目。
我无法去设想当叶青儿守护着病榻上已经变成植物人的挚爱,会是怎样的肝肠寸断,抑或是感到了空前的风平浪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曾经为爱忙乱、受伤的心都得以安宁、得以休憩。
每次看完一部作品,我都会尝试在里面去寻找自己的影子,或者是寻找自己想要的情感。我想了很久,都不知道究竟我在《甜蜜蜜》里找到了什么。《甜蜜蜜》应该是属于父辈的,是他们可能被掩藏起来的一份情感历程。
我们这一代人面对爱情,会有很多疑问,爱情是什么?精神鸦片还是无聊的消遣?爱人又是什么……我想可能我已经改变了曾经对这些问题的或许幼稚、或许偏执的看法,我会开始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