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文须雀)与美景--宛平湖

标签:
索尼a9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宛平湖 |
分类: 动物篇 |
拍摄时间:2020年01月16日
拍摄地点:北京的宛平湖
用索尼A9机,索尼红圈200-600镜头
农民拍摄,xzll后期整理
p1.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小型鸟类,体长15-18cm.嘴黄色、较直而尖,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雄鸟头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并向下与黑色髭纹连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下体白色,腹皮黄白色,雄鸟尾下覆羽黑色.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
p2.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湖泊及河流沿岸芦苇沼泽中.生活习性迁徙:留鸟,少数在冬季游荡.食性: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繁殖期间以昆虫占优势,其他大部分时间则多以芦苇种子和草子为食.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时地在芦苇丛间跳跃或攀爬在芦苇秆上,尤其喜欢在靠近水面的芦苇下部活动,并不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因而常常容易听见叫声而难以见到鸟.有时也见在芦苇上面飞翔,边飞边发出‘铃……铃’声.飞行低、两翅扇动慢而弱.繁殖期间亦常站在芦苇顶端鸣叫,鸣声似‘户温-户温.
p3.种群现状文须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种群数量局部地区较普遍.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p4.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p5.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树上筑碗状巢,产卵4~9枚,由雌鸟孵化约15天,雏期约15~18天,双亲哺育.分布于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p6.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河流附近,活动.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p7.水鹨(学名:Anthus
spinolett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翼展23至28厘米,寿命9年.是体羽偏灰色而具纵纹的鹨.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外侧尾羽具白,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p8.栖息环境繁殖期主要栖息于900-1300米的高山草原、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亦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栖息.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除常见于河谷、溪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活动外,有时也出现在水域附近的农田、草地水渠和居民区.甚至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p9.震旦鸦雀(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莺科鸦雀属的一种鸟类,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称为"鸟中熊猫".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震旦鸦雀是一种体型长约18cm的中型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
p10.栖息环境震旦鸦雀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震旦鸦雀性活泼,结小群栖于芦苇地.专家们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它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分布范围震旦鸦雀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河北衡水、山东济宁、山东东营、上海、黑龙江大庆等地也发现了比较可观的震旦鸦雀种群,标志着这一物种数量的发展壮大..保护级别震旦鸦雀,是全球性濒危鸟类,被称为“鸟中熊猫”,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国际鸟类红皮书.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