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育雏--农展

标签:
佳能1d·x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农展 |
分类: 动物篇 |
拍摄时间:2019年05月08日
拍摄地点:北京的农展
用佳能1D·X机,佳能红圈600D·4.0(2代)+1.4镜头拍摄
p1.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乌鸫是瑞典国鸟.
p3.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尤其喜欢栖息在林区外围、林缘疏林、农田旁树林、果园和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
p5.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p12.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小型鸟类,体长20~25cm.上体主要为黑色,额、颊和儿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块大的白斑.尾黑色,外侧尾羽具黑白相间横斑,飞羽亦具黑白相间的横斑.下体污白色,无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雄鸟枕部红色.本物种未列入保护目录,但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本物种全体有滋养补虚、消肿止痛的功效,刺激了对本物种的捕猎.另外由于本物种喜食很多林业害虫,因此被誉为“森林医生”.有很多机构在研究对本物种的人工饲养和招引,有一些机构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14.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以混交林和阔叶林较多,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农田地边疏林及灌丛地带.
p16.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