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祝姐妹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2013-03-07 05:44:17)
标签:

无敌兔

摄影爱好

图片欣赏

原创记录

冬季

分类: 花儿篇

 谨以此博祝:天下的妇女姐妹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学名为Prunus mume.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梅花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首先指出梅的药用价值:“梅实味酸平,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乌梅之分.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即记载了这种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乌梅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白梅则“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者,取梅肉揩擦牙龈,涎出即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见梅的药用范围很广.近代医学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乌梅肉具敛肺涩肠,杀虫生津功能,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梅花的食用价值梅花果为核果,味酸,可食用,可用来做梅干、梅酱、话梅、酸梅汤、梅酒等,亦可入药.梅花酒在日本和韩国广受欢迎.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果酒.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话梅是将梅子与糖、盐、甘草在一起腌制后晒干而成的.话梅还可以用来做成话梅糖等食品.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1975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禁忌于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故不要把梅花放在卧室里,最好放在有空气流动的地方,或者定期开窗户以流通室内空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说梅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药理作用1、近代医学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
2、乌梅肉具敛肺涩肠,杀虫生津功能,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
4、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古人根据芳香油与水的沸点不同,利用分馏技术,将芳香油提取出来,用作食品的添加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社会价值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果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xzll拍摄纪实(微单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故事传说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运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

    《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梅,名苔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丝飘飘可玩.”

    《武林旧事》载,苔梅有两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特别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余.

 

 

拍摄时间:2013年2月17日

拍摄地点:植物园

用佳能无敌兔,佳能红圈24-70和100-400镜头拍摄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 

卧佛寺--踏雪寻梅 2013-02-13 00:00

秋菊-植物园/下篇 2012-11-15 07:36

溪水-樱桃沟 2012-11-09 05:46

秋菊-植物园/中篇 2012-11-05 05:32

十月的北京(二十六)·幽静凉爽-樱桃… 2012-10-24 05:25

秋菊-植物园/上篇 2012-10-22 05:32

十月的北京(二十五)·初秋-樱桃沟 2012-10-14 07:35

五月的精彩-樱桃沟 2012-06-05 07:41

植物园-牡丹园里赏牡丹 2012-05-14 10:35

金秋·醉美樱桃沟/下篇 2011-11-17 08:15

金秋·植物园随拍 2011-11-05 07:19

金秋·醉美樱桃沟/上篇 2011-10-30 14:59

春季-京郊名胜樱桃沟景致 2011-07-23 15:30

北京的春季(二十一)·郁金香花开争… 2011-06-01 10:09

春季-北京植物园 2011-05-20 08:36

冬季的北京( 二十七)·四季常绿美丽… 2011-04-16 07:48

北京的春季(十五)·北京植物园春… 2010-06-01 12:25

北京的春季(十一)·北京植物园春… 2010-05-14 12:14

北京的春季(九)·献给母亲节的花 2010-05-08 22:38

花儿朵朵开! 2010-03-08 09:38

鲜艳(二) 2009-05-16 17:09

鲜艳(一) 2009-05-08 22:17

花语-为了你(续) 2009-05-06 21:35

五月里的红枫 2009-05-05 20:48

花语-为了你! 2009-04-30 10:10

踏春图 2009-04-04 17:25 

早春三月 2009-04-04 14:05

抒情的花朵,在枝头飞翔.2009-04-03 11:08

植物园初春上河图 2009-04-02 13:17

人物习作 2009-04-19 21:31

野海棠红了 2008-11-01 15:40

赏菊花(三) 2008-10-25 15:00

我拍菊花 2008-10-18 18:19

赏菊花(二) 2008-10-18 15:33

赏菊花(一)2008-10-12 14:07

初秋的---樱桃沟 2007-10-23 2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