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zll
xzl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1,14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赏新疆美景(三)·禾木村的秋季如诗如画/下篇

(2010-11-12 08:38:18)
标签:

佳能

无敌兔

旅游

新疆

禾木村

摄影爱好

图片欣赏

原创

记录

分类: 旅游篇

拍摄时间:2010年10月8日

拍摄地点:新疆的禾木村

用佳能无敌兔,G9;佳能红圈24-70,70-200(二代)镜头

由万先生和承编辑拍摄.xzll后期整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当云彩擦亮天空,情迷禾木村,白桦林中世外桃源.整个村子给人一种很祥和的感觉.简直就是一幅恬静,色彩斑澜的俄罗斯油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禾木桥.这是一座真正的木桥,数根粗大的原木近45度斜立河中,成了重要的支撑点,桥墩、桥身、桥面、桥栏杆,全为木头.或宽或窄的木条铺成桥面,已有破损处,站在桥上,透过或大或小的缝隙,轻易地看见桥下奔流的河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禾木河在桦林的掩映中静静流淌.走进禾木村,木桥流水、牛羊牧归、清澈河水、蓝天白云.真是心醉禾木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马群,牛群,羊群,同享人们的待遇,晨出,暮归,都从这座桥上过.桥下的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吐着雾气,喷着浪花,分明是一个灵性的符号.一路唱着蓝绿色的歌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禾木河,日夜流淌.小河在绿树的掩映中从村子旁哗哗流过.淡淡的水汽在树林上空形成一条蜿蜒的白丝带,飘荡在村庄与大山之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远山晨雾缭绕,近处流水淙淙.流水是一首长长的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p7.小木屋,禾木村的标志.秋天,禾木村无论从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所望,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小河、木房、炊烟、桦林及禾木桥上放牧的人们,这些都汇集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漫山流丹溢彩,白桦树在夕阳的余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牛羊正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小木屋哈萨克毡房错落有致地散在禾木河边,牧归时分,宁静的村落升起了袅袅炊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蒙古族图瓦人的小木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两院相隔,就横着几根木头.禾木村家家户户都养马,每户人家都有两匹马参加旅游接待,供游客骑马观光.整个夏季旅游,两匹马可为每户村民增加纯收入一万多元.汗马功劳,今有新说.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好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合图中的上左图里的浅蓝色的罩子里是晾晒的马奶子干.合图中的上右图是马奶子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村子里一户人家开办的旅游餐饮店. 瞧一家人正在忙活着招待游客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片子中的平价超市,阿凡提商店,十字秀商店,桃源山庄,雾松山庄,金鑫宾馆,国际青年旅舍……这些木牌子,树立在一座座小木屋门前.我听说,禾木村现有397户人家,1336口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230户,哈萨克族157户,以及汉、回、维吾尔等多个民族,如今旅游业成为禾木最主要的产业.几乎全村人都在搞旅游,单是商店、旅社、餐馆等就不下70多个,全村已买摩托车的人家就占了一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村庄里大多的民居是自己建造的小木屋,屋外用树干做的围栏用以圈马等牲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早晨,禾木村人家之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外地人远道而来,是因了禾木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雪峰、森林、草地、木屋、牛羊,蒙古族图瓦人的传说和风情,奶茶、奶酒、烤肉、烤全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东方的天空上,光明的射线穿透云层,朝阳喷薄而出.禾木村顿时明亮起来,一条沙石路,两旁依次分布着小木屋.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原木,削皮去梢,横着相叠,榫铆相接,连成房体.原木之间的缝隙塞着苔藓地衣和草泥,透气不透风,冬暖而夏凉.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坡,能自排雨雪,有了标志性的形式感.这些小木屋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大雪封山期的严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太阳照常升起,日子平常依然.图瓦原是亚洲腹地一个古老地域的名称,图瓦人世居阿尔泰山深处、喀纳斯湖畔,被称为“云中部落”、“林中百姓”.图瓦人的族源问题,学者有三说,一是成吉思汗后裔说,二是成吉思汗西征伤残将士后裔说,三是西伯利亚移民说.图瓦人是使用多种语言的高手,既会说蒙古语,也会说哈萨克语和汉语.在家中,他们通常又用一种既非蒙语,又非哈语的语言交流.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又保留了许多原始部落的自然图腾崇拜,居住在湖边的以湖为图腾,居住在大山脚下的以高山为图腾,居住在泉水边的以山泉为图腾,个别居住在一棵大树下的就以大树为图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得得得”,马蹄不疾不缓,踏响了节奏轻快的晨曲.一个红衣青年骑着一匹马,迎面而来.禾木村的马有棕色的,栗色的,浓鬃长尾,体态均匀,筋骨强健,双目有神.禾木最有名的莫过于马.它们大多是赫赫有名的蒙古铁骑的后裔.历史上,成吉思汗将马术发展到了一种极致,马不卸甲,兵不下马,马上吃住,一路西行.而且,在西征中的马匹对草料没有任何要求,对各种环境都很适应,甚至可以边跑边吃喝.这种负重量大,耐力极佳的马,经历战火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随成吉思汗铁骑的图瓦勇士,永远地定居在喀纳斯湖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这个乡村.一户户人家,小木屋,牲口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久违了,在城市里塞满了混浊的汽车尾气,竟忘了世间还有清凉处.城市人,出来透一口气吧,使呼吸道干净片刻,让拥堵的城市生活暂别一阵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过了白桦林,跨过一条浅溪,进入一片松林.这里只有一条寂寞的马道,上面留着清晰或模糊的马蹄印.沿着马道往前走,就是上山的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在整理禾木村的美图时,眼前这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真是让我着迷!心醉禾木村!向往美丽的如诗如画的禾木村!感谢我的妹夫万先生的精彩拍摄!

 

妹夫万先生和我学习摄影时间不长,敬请博友们提出宝贵的建议.

xzll在这里先感谢博友们的关注和鼓励!

另: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背景音乐欣赏:别让我一个人醉
原唱:姜育恒
歌词大意是:           

把我的伤悲我的愁
轻轻注入你眼中
将我的快乐我的痛
斟进你手中酒
把你的希望你的梦
慢慢靠在我怀中
将你的失落你的苦
一杯一杯敬我
人生象醇酒
有时浓烈有时薄
多情岁月滴滴在心头
别让我一个人醉
别让我一个人走
寂寞的路上有你相陪
醒来还有梦
别让我一个人醉
别让我一个人守
漫长的午夜有你相随
明天的爱还要很久
<音乐间奏>

  

我的相关博文:

共赏新疆美景(二)·禾木村的秋季如… 2010-11-02 08:56 共赏新疆美景(三)·禾木村的秋季如诗如画/下篇共赏新疆美景(三)·禾木村的秋季如诗如画/下篇

共赏新疆美景(一)·禾木村的秋季如… 2010-10-25 08:58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