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子监—雍和宫地区的保护规划

(2007-09-01 08:15:47)
标签:

人文/历史

雍和宫

国子监

分类: 北京文化
 

    北京是有着数千年文化的古城,它从汉、唐时期的北方重镇,到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在北京每一个区片,甚至每一条胡同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历史所留下来的遗迹。为更好的保存北京旧城文化遗产,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02年2月,正式批准对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工作。保护规划的编制分别将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分成15个单元,委托12家设计单位分别承担保护规划工作。

 

    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片15个单元中的国子监—雍和宫地区,区内有许多古老的胡同。国子监区片目前主要东西向的胡同有8条,由南到北依次为方家胡同、国子监街、大格巷、永康胡同、前肖家胡同、后肖家胡同、五道营胡同和国学胡同,南北向的胡同,则以箭厂胡同和官书胡同为主要干道。雍和宫区片则以北新桥三条、永康胡同、北新胡同、戏楼北巷、柏林胡同、后永康胡同和炮局胡同为东西向街道布局,而南北向则以藏经馆胡同为主要干道,在整个区域内共有国家级文物3处,市级文物3处,区级文物1处和历史遗存有记待考的15处。

 

    由于国子监—雍和宫区域约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承传的旧城区,因此,依据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规定,以重点保护区域内文物建筑和质量较佳的传统四合院及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为主要目标,要保护和整体治理重点保护区内,可修缮的历史建筑、主要的特色街道和胡同的风貌景观。对于区内建筑物的高度和功能需严格控制,并通过用地调整、风貌整治、局部更新、逐步改善重点保护区的周边环境。除此之外,严格控制区内人口数量、改善交通、整治街道,增设公共开放空间,把整个地区营造成以宗教、文化及文物为主的历史保护区。

 

    综合上述,从整体的保护规划来看(附表一),国子监一片,将结合国子监—孔庙等重要文物建筑的保护,重点维护好国子监街两侧的四合院民居以及绿化环境,把国子监街建设成文化特色突出、环境宜人的步行街区。而雍和宫一片则结合雍和宫、柏林寺等重要文物建筑的保护,重点修缮戏楼一巷、二巷的僧舍历史建筑,通过功能置换,使本区成为以文化和商业为主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区。此外,对于核心区内质量较为一般的传统四合院,将进行积极的整修和治理,减少居住人口的密度以改善生活环境。

 

 

附表一       国子监—雍和宫地区保护规划

街区、建筑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1.严格按文物法的有关规定,积极保护地区内的文物建筑与质量较好的传统四合院和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

2.严格控制重点保护区内,质量一般的传统四合院和历史建筑的拆除,并逐步修缮,整治这些建筑

3.整治重点保护区内,建筑质量较好,但影响风貌景观的建筑

4.整顿现状广告失控的状况,严格控制重点保护区内沿街的广告。

5.严格保护区内的古树名木

6.重点整理国子监街、戏楼胡同、藏经馆胡同南段、前永康胡同等区域,以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7.严格控制建设控制区内,质量较好之传统建筑的拆除

用地调整

1.外迁地区内现有工业用地

2.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及停车场

3.保持地区以居住用地为主的用地格局

4.严格控制重点区内餐饮业的发展规模

5.控制区内大型行政办公用地的扩展

6.严格控制安定门内大街、雍和宫大街等两侧商业及办公规模,以免影响交通

人口疏散原则

1.禁止区内居住人口的机械增多,总人口控制在1.1万人左右,其中国子监片7000人,雍和宫片4000人

道路与交通改善

1.拓宽安定门内大街、雍和宫大街和东直门北小街

2.打通方家胡同—后永康胡同—案板章胡同,接东二环路

3.地区内,基本保留现有道路格局

绿化环境

1.以传统的庭院、胡同绿化为主,增加集中绿地,形成庭院、胡同、街道、绿地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2.结合少量风貌和质量均较差建筑的更新和拆除,在保护区内设置部分公共绿地

基础设施的改善

1.在胡同较窄,不能通天然气的地段,采用供电增容,增设罐装煤气供应点

2.在建设控制区,结合道路建筑的改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建筑高度控制

1.重点保护区内限高一层(檐口3米,屋脊6米)以下

2.控制区内,依路段及区域,限高层数由一层至八层不等

(本表整理自《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