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行情投资策略
强者 2012.1.29 星期天
首先我们要对2012年上半年走势有一个宏观把握。我们认为,后市震荡上行是市场的主基调。同时,我们也认为,过度扩容无牛市。所以,后市只能是震荡上行。大家知道,通胀无牛市,紧缩无牛市。我们现在要加一条,过度扩容无牛市。
第二,从市场中长期底部形成的条件与市场机理上讲,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或已正在走中长期底部形态。
大家知道,大中型底部的形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引起本轮市场调整的内外基本面调整因素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二是虽然引起市场调整的调整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有新的外力出现对冲掉了这些调整因素的影响;第三是虽然引起市场调整的调整因素都还存在,短期看不到改观的预期,外力也没有对冲掉这些调整因素的影响,但是股价已经过度地反映了这些调整因素的冲击和负面预期,一是与调整因素相匹配的技术面调整如中级调整与熊市大调整已经达幅达低了,二是估值面已经严重低估或已经下调除了足够的反弹估值空间了,即估值极具吸引力即所谓估值底。无论是哪一种底部,都必须市场走出来了才算数。
那么,引发本次熊市大调整的主要调整因素有:一、政策因素的两大政策调控手段如紧缩政策现在还没有整体上松动与转向,但是,货币政策的最坏的时候已然过去了。降准是可以预期的,上半年资金相对宽松是可以预期的(有消息称,业内预计1月份新增信贷破万亿,降准呼之欲出)。过度扩容仍然在进行之中,短期看不到改观的预期。二、从经济因素上讲,经济下行仍然在进行之中,只是市场预期经济将在二季度的中后期见底止跌企稳,那么,我们认为,从市场提前反应上讲,应该在经济底预期明朗时出现市场底(注意,必须是预期明朗时),即提前3个月左右才能够预期明朗(我们反对什么提前6个月出现市场底的说法)。如果我们预判经济下行在5月份6月份见底。那么,市场底的真正出现就应该在3月份左右。现在时间上还没有走够。但是,这与2132点成为中长期底部的形态组成部分之一并不矛盾。我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中后期见底,然后震荡筑底回稳或缓慢震荡回升,先走L形止跌企稳震荡回稳,然后,震荡较长时期后,才能够U形回升。三、从市场面因素上讲,市场大资金将做空获利(股指期货上做空获利与融券做空获利)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没有改变。等等。
对于引发本次熊市大调整的调整因素如政策因素与经济因素与市场因素等,有一些是我们现在就能够看清楚的,如当前的紧缩政策与过度扩容政策,加上经济中长期下行,我们的宏观把握是,这几个决定性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必然引发估值向估值低位向下回归。即估值向下全循环。但是有一些因素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楚。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主要从中长期底部形成的第三点上来宏观把握中长期底部。
如果我们把从3067点开跌首先看作是一个中级调整的话,调整25%(发达国家的分红型成熟市场与新兴资本市场是有区别的)的调整达幅达低的调整目标位是2300点一线。这就是市场在2300点一线反复争夺的根本原因所在。现在市场已经有效跌破了2300点一线,就应该是一个熊市大调整了,那么,下跌35%的调整目标位就应该是1993点一线,大数2000点一线;下跌38%的调整目标位是1901点一线,大数1900点一线。这是从单个熊市大调整上讲的。如果从近几年的高点3478点算起,累计下跌0.382为2149点一线。最好慎用这种几年累计调整力度级别的预测方法。而直接用单个熊市大调整力度级别量度理论预测方法。就像2004年4月1783点开启的单个熊市大调整的力度级别量度一样。当然从3478点算起也是可以的,从技术面上讲也是没有错误的(注意,这与2245点开启的熊市有所区别。具体的区别可参见前期博客。不赘述。)。以上是从“数”上来预判的。从形态支撑上看,2000点-2100点一线有重要的形态支撑。因此,我们判定,近期低点2132点一线,成为历史性大底的条件是具备的,可能性很高。当然,2132点一线成为阶段性底部是可以完全肯定的。从“无论是哪一种底部,都必须市场走出了才算数。”上讲,2132点以来的反弹,已经走出了这种市场迹象。虽然我们不敢说,市场已经走出了中长期底部形态,但是,已经走出了这种市场迹象,至少是阶段性底部迹象。这一点是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去否认的。当然,我们在上面说过了,市场仍然会震荡,特别是中长期底部非一日筑成,原则上大约两个月左右才能够真正完成中长期底部的打造,届时也就是3月份左右了,届时就完成了下跌空间,调整时间与形态进程的三个走够了。所以,我们强调,现阶段后市震荡上行是主基调,而不是单边上涨。具体的拿捏是阶段性锯齿形震荡上涨走势。这是现阶段的走势拿捏。其后有可能要二次探底走中型双底形态。才能够真正完成中长期底部的打造。
从估值底上讲,市场整体上已经估值达幅达低,甚至是被严重低估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就不一一展开来讲了。市场只是对于新兴支柱产业与创业板中小板股的估值定位有很大的分歧。绝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中小板还有较大的估值下行空间。我们部分赞同这种观点。我们要强调的是,创业板中小板已经是大杂烩板了,一定会出现分化。我们应该区别化对待。我们认为,创业板中小板中的新经济主题结构性行情板块股已经估值达幅达低了。具体的估值定位标准参见近期博客。就不在此赘述了。
我们对市场后市走势的宏观把握是,市场当前阶段会走阶段性锯齿形上涨走势。对于阶段性锯齿形上涨走势的拿捏,我们不知道最终会走几个锯齿形,但是,我们知道,阶段性锯齿形上涨走势至少是3个锯齿形以上。三个锯齿以上就要警惕阶段性调整了。当前市场正在走第二齿上涨,市场应该是无大忧的。突发重大利空消息当然除外。
对于上半年行情主线主涨热点的把握,我们再次强调:2012年,我们的投资策略为四条主线一个新小打天下:
一、文化传媒信息产业科技消费股(归为进攻性消费板块,消费服务拉动)
二、新能源节能环保股为代表的建设投资主线股(还含水利建设,保障房与水利建设拉动的水泥,高铁建设,智能电网等)
三、资源新材料主线板块,特别是稀缺资源新材料股(归为资源为王、粮草先行行情)
四、一个新小为新小年报题材股。
五、大消费服务板块(防守型消费板块股,消费服务拉动)。
特别是新经济行龙细龙小盘双高股是我们的重点炒作对象。我们认为,上述的新经济主题结构性行情是“三点共振”行情。即政策扶持,资金定向宽松,结构性经济增长。虽然整体上经济仍然在下行,但结构性行业经济增长是确定的。经济转型就是要用结构性经济增长来支撑经济转型。所以新兴支柱产业的结构性经济增长是必须的。也是最高层经济转型的用意与核心所在。比如文化传媒信息产业科技消费股与稀缺资源新材料股的结构性经济增长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在20%-30%以上。从市场资金炒作上讲,政治经济大事件预期对应热点(事件推动型行情)投资,是市场大资金必须遵循的第一投资原则。必定是机构大资金追逐与热捧的行情主线主涨热点板块股。有了政策扶持,结构性经济增长,与市场资金追捧的“三点共振”,你还怕什么呢?
明确了选股的方向与范围,接下来就是要在这些板块范围内精选个股了。大家知道,魔鬼藏在细节里,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许多投资者把握住了行情主线主涨热点板块,但是,还是投资失败了。原因就是在精选个股上出现了偏差。在行情主线主涨热点板块仍然存在着“有限的资金,炒作有限的股票”问题。当前边缘化问题尤为突出。板块联动效应正在弱化。块内精选个股的方法是,只选块内名模新模少模新小重题强资辅主补股,即块内领龙紧跟主流股,也即块内一攻二攻股。除此之外,块内非主流股最好不选不碰。
最后就是操作策略与操作方法问题了。我们的操作策略是,对于上述的四条主线一个新小股,应该是重仓操作。操作方法是中长期波段滚动操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