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光秋水
湖光秋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51,403
  • 关注人气:14,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2015-01-30 08:32:20)
标签:

赫哲族

捕鱼生活

少数民族

摄影

旅游。

分类: 游记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春捕是赫哲人捕鱼生活的一部分,其它还有秋捕、冬捕。春捕的时间是每年51日至 610,共40天。我们是56出发的,虽然晚了几天,但听刘洪俭说,刚开春因江水凉鱼还没上来,提前去几天主要是先清江,估计正式捕鱼要到十多号以后。春捕的地点共有四个:分别是上滩、二道江、下口、河西岸,二道江滩点是赫哲人最大最典型的一个传统春捕滩点。

      从八岔到二道江滩点约有10公里水路,我们的船走了近两个小时。

 

难得一见的传统——清江

    我们到达二道江滩点时,滩点上已经集中了七八条船、二十来人,他们是前一两天到达的,清江也于前一天开始。清江即清除渔场内影响撒网的障碍物(主要是上游冲入江内并沉入江底的各种烂木)。听说这是五年来二道江滩点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清江。

    参加清江的都是男人,滩点上的十多名男人都参加了,女人留下来做饭。清江由滩长刘洪海(刘洪俭的二哥)负责指挥,每天他都带五六条船出去(每船二三人、自由组合),清除一个障碍物一般约需三四个小时,一天可清除两三个障碍物。清江的工具除了渔民自带的渔船,还有钢丝绳、旧鱼网、绞棍、木杠等。钢丝绳是村里出资购买的,旧鱼网是渔民捕鱼废弃的,绞棍和木杠则是从附近的岛上砍来的。

    我曾跟随他们参加了一次清江作业,是清除滩点下游的一个障碍物。障碍物是渔民在历年捕鱼中遇到的,因江水深(5——8)看不见只是一个模糊位置,二道江滩点大约分布近三十个障碍物。障碍物对渔网的破坏是致命的,它不仅可以把渔网挂住、缠住,甚至可以绷断,这也是渔民必须要清江的原因。

    我们首先到达障碍物附近,接着刘洪海先派出两条船从障碍物上游去撒网,通过撒网以确定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撒网时,两条船在两端随之跟进,待挂到障碍物后马上合拢并抛锚固定。大约半小时后,撒网船传来消息:“已挂到障碍物”,这时,刘洪海带领其它船讯速赶了过去。清江不但要把障碍物找到,还要打捞上来并拖上江岸。打捞时,先用钢丝绳套将障碍物套住,然后再用固定在船上的木杠绞出。打捞出来的障碍物是一根普通烂木,四五米长,根部和枝叉上缠着许多被绷断的不同新旧的渔网。看着他们用如此简陋的设备就能把障碍物打捞上来,我不得不为赫哲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听刘洪海介绍,这种方法是从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虽然做法土了些,工作效率也不高,但比较经济实用,江里的所有障碍物基本都可以得到清除。

    清江没有专门的报酬,只有一些简单的实物补偿,出船每户给50斤柴油(约150元人民币),出船少的户(4户)每户给两箱啤酒(约70元人民币),并且所有参加清江的人集体吃一顿饭(约200元人民币)。实物补偿金由没参加清江的户支付,每条捕鱼船支付100元人民币。

    清江共持续了一周时间。

跟赫哲人去捕鱼                               

    春捕是12号正式开始的,这时参加春捕的船和人已陆续到齐,共有17条船、30余人,渔民年令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0来岁,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二道江滩点的老主顾,也有少数是从其它滩点轮换过来或刚加入捕鱼队伍的。

    渔船都是以户为单位组成的“夫妻船”、“父子船”、“兄弟船”。我跟随的是刘洪俭和徐艳韦,徐艳韦是刘洪俭临时雇佣的一位女渔民,今年30岁,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是带着一个捕鱼船入伙的,双方约定:每天按当日毛收入的25%返给她作为工钱,一日一结。

    春捕的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板黄网;另一种是大趟网。板黄网是以捕板黄等小鱼为主的网具,只在有板黄鱼讯时(时间不固定,每次只有几天)使用,属临时性网具,网全长约400,由850的小网组成,网高4、口径46厘米。大趟网是捕一斤以上乃至几百斤重的大鱼为主的网具,属家家必备长期使用的网具,网的全长和网高与板黄网没有区别,只是口径变为了9.612.6厘米

   每次出船捕鱼,先有刘洪俭摇着船上机器并驾船前往撒网地点(一般七八分钟就可到达),接着由徐艳韦开始撒网,撒网一般要持续二十来分钟。撒完网后,他们返回滩点等待起网时间(约半个小时),渔网到达分水岭(网滩下游江心一个小沙洲)时开始起网。起网仍由徐艳韦负责,刘洪俭则由驾船改为划浆,约半个小时起网结束,最后渔船返回滩点(约十多分钟)。每出一次船总共约需1.5小时,每天每户要出船34次,因他们多一个船号,每天可出船68次。

   春捕的鱼分大鱼和小鱼两种:大鱼主要有白鲑、鲤鱼、草鱼、胖头鱼、白鱼、鲇鱼、狗鱼,还有少量的重罗、鳌花。重罗和鳌花属黑龙江著名的五罗(哲罗、发罗、雅罗、胡罗、重罗)和三花(鳌花、鳊花、鲒花)之一。

    捕到的鱼当天就出售,有的鱼必须活着出售(鲤鱼、胖头、草鱼等),滩点上每天都有几个鱼贩子开船前来收购。鱼的价格因种类、大小、数量的不同差别很大。渔民每天捕鱼的数量不等,并且差异很大,大多只能按收入计算,一般每天每船收入100——300元。刘洪俭和徐艳韦在我离开时共捕鱼10天收入2000多元,其中徐艳韦分得500元左右。

 

住船舱、窝棚

    在二道江滩点,我还亲自体验和目睹了赫哲人的衣食住行和对外联系。绝大多数赫哲人都住船舱,只有少数住不下或有特殊情况的三四户人家住窝棚。我住的是船舱,刘洪俭夫妻住的是窝棚。     

     船舱,用时罩在船上,不用时可以卸下,主要用木板做成,外表呈四方型,上大下小,四面有坡,靠前方斜坡上开一个人可出入的小门,为防止漏雨,外面罩一层雨布或人造革,可容纳两人平躺在里边休息。

     窝棚,是在滩点上就地取材搭建的一种临时住处,用柳木棍和尼龙布建成,一般长46,宽35,高2。窝棚大的可住五六人,小的可住二三人。过去窝棚大都建成半地下的(俗称“地窨子”),外表不但设有门窗,室内还设有锅灶、火炕等。现在因大都用煤气灶做饭,窗子、锅灶、火炕都没了,只留一个出入的小门,屋内有用柳木棍钉成的床。刘洪俭夫妻住的窝棚是我们到达二道江滩点后的下午建成的,我和刘洪俭两人共用了近4个小时。

     船舱和窝棚都是赫哲人的传统住处,具有制(建)造简单、方便实用、机动性强(指船舱)等特点,但住在里边是十分艰苦的,我住了半个多月的船舱充分体会到这一点。首先是活动空间狭小,人只能躺在里边睡觉,不能有其它活动,所以,我的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船外。在船内睡觉时还要万分小心,稍不注意,头就可能被船帮碰着。其次是潮湿,因船停在水中,加之船体密封不严和阴天下雨的影响,被褥经常是湿漉漉的,为防止潮湿,我除了经常晾晒被褥就是每晚都和衣而睡,因时间短,我的身体还没出现明显不适,但渔民与我就不同了,许多人因潮湿都犯有腰腿痛病,我带的几包治腰腿痛的膏药成了最受他们欢迎的物品。还有是蚊子叮咬,因船停靠的八岔岛上正是蚊虫从生之地(因上面长满树木和野草),加之渔船上有腥味,遇到没风的阴天、热天,舱内成了蚊子的海洋。

 

穿四季衣、吃粗茶淡饭

     赫哲人的穿戴比较复杂,可以说一年四季的衣服应有尽有,既有冬季穿的大衣、棉衣,也有春秋穿的绒衣毛衣,还有夏季穿的各种单衣。一般清晨、晚上或阴雨天都要穿冬装,日出后、日落前则改成春秋装,而靠进中午又要改穿成夏装。这是因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气候的变化大、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所致,早晚或阴雨天的温度往往只有10多度,而晴天中午的温度往往则高达30多度。

     我带的衣服有一身厚绒衣,一套夹克,两件衬衣,还有一套防水雨衣;天冷时就一件件加,天热时就一件件减,几乎每天都要更换三四次。

     与穿戴比起来,赫哲人的饮食就简单多了,主要是粗茶淡饭。主食以米饭、面条、烙饼为主。副食主要是土豆或茄子炖鱼、炸小鱼等。每餐一饭一菜或两菜。饭菜做工谈不上什么技术,只是做熟而已。

     赫哲人喜欢吃的“烤塔拉哈”和“刹生鱼”仍保留着,但只能是来了尊贵客人或鱼捕多了时才偶尔吃一次。“烤塔拉哈”和“刹生鱼”的做法也都很简单,前者是将鱼(以鲤鱼、白鱼、草鱼、鲢鱼为主,大都选择25斤重)片下两片并将鱼肉切成块状然后连同鱼皮一同去烤,最后将烤熟的鱼肉从鱼皮上分离下来并沾调料食之;后者是将鱼片下的两片去掉外皮并切成肉丝,用洋白菜丝、黄瓜丝搅伴在一起并加佐料食之。我多次吃过“烤塔拉哈”和“刹生鱼”,味道的确鲜美,吃后也从未有过不舒服或拉肚子的现象,我想这可能与鱼是野生的又是刚捕上来的没任何污染密切相关。

     做饭、吃饭大都在船上进行,船上备有煤气罐、餐具,还有粮油、蔬菜等。做饭不分男女,谁有时间谁做。捕鱼人基本全会做饭,但做“烤塔拉哈”和“刹生鱼”似乎是男人的专利,我从未见到女的做过。

     赫哲人在滩点上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渔船,包括渔民自己的渔船、鱼贩子的收鱼船、其它滩点的路过船、以及少量观光船等,通过这些船,渔民不但可以自由进出滩点,还可以从村中捎带各种工具、设备、给养等,他们捕的鱼和卖的钱也可以及时带给村中亲属或家人。

     赫哲人在滩点上的通讯工具主要靠手机,绝大多数捕鱼人都备有手机,通过手机他们不但能及时和村内亲友勾通、还可以了解外部鱼价行情变化(防止鱼贩子压低鱼价)以及气象服务、定点叫时(保障按时撒网)等。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实拍:赫哲人的春季捕鱼生活(图)


----------------------------------------------------------------------------------------------------------------------------------------------------------------------------------------------------

更多精彩文章: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图)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组图)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组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组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组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图)    亲历:住在荷兰人家里不能讲'客气'(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