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其实,我对中微子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本身就是一门很前沿的物理学科,要都让我了解了那还了得.我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完全是因为一种猎奇心理,而且我还颇爱卖弄自己知道的东西,想当初,我刚知道这个名词的时候,就经常对被我弄得无奈的同学说:"你身体中有中微子穿过..."
当然,我这并没有说错,中微子具有电子百万分之一的质量,接近光速的运动速度,以及极强的穿透力,所以你很可能在看我这篇破东西的时候就被很多个中微子穿透了,因为这玩意儿在宇宙中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00个,但它不会给你造成什么伤害.科学家当初提出它存在的设想是因为发现β衰变--也就是中子衰变为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时能量似乎不守恒.β衰变对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最熟悉的应该是通过检测C14的衰变程度来判断出土文物的年代.因此,便有人大胆预测β衰变还产生了一种新的粒子--中微子.
至于检测中微子的办法,目前为止我只能马马虎虎理解一种:即利用重水.中微子有极小的可能性撞进氘的原子核中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一丁点儿能量.我所能找到的资料很少,因此我不理解网络上所说的"观测"到中微子是怎么一回事,网上也没有给出更详细的解释,也许我真的是知道的太少了.
中微子一度被人们认为没有质量,但是现在被测出在静止时是有质量的,只是非常小;中微子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微子震荡,中微子具有共有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三种形态,可以(应该是在加速过程中,我猜的)相互转化,科学家用加速器证实过这一点.
于是我有了一些问题:如何俘获中微子并放入加速器中?它不会漏下去吗?当然,也有可能它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没有了质量.还有,会不会发生粒子对撞现象?如果发生了一定会挺严重.
就写到这儿吧,我相信真正在行的人会认为我这是废话连篇,但我真的希望能够有人指点一下.
不管怎样,赏脸看一眼吧.
前一篇:回家
后一篇:Some thought(原创)
< 前一篇回家
后一篇 >Some thought(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