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企业神话“陨落”

(2008-08-02 06:48:26)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

亲爱的朋友,

  

  上周美国星巴克咖啡(Starbucks)受到澳洲同质化时尚咖啡店的竞争,关闭了澳洲四分之三的门店,从100家减少到23家。事实上,今年美国本土的星巴克也关掉了600家,裁员1.2万人。

 

   这代表着,美国模式大规模的扩张,铩羽而归。商业模式更新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规模的杠杆效应(leveraging)。想要复制美国经验,到天涯海角,也遭受挑战。

 

  星巴克对市场竞争的嗅觉钝化,盲目扩张的结果,导致严重的营业额下滑问题。

 

  美国的扩张文化,透过可口可乐(市值1040亿美金)、麦当劳(市值480亿美金)、沃尔玛(市值2050亿美金)等企业,展现无遗,无往不利。

 

 可口可乐是历史最悠久,持续保持增长的惊人企业,从公司1888年创办至今120年,依然保持增长势头。全球可乐市场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可口可乐一直是领导品牌。

 

 可是,麦当劳、沃尔玛的增长态势,已经趋缓,每年低于10%。星巴克疯狂复制麦当劳的全球扩张经验后,也快速步入后尘。

 

 今年美国的金融行业以花旗银行为首的次贷业绩亏损,更把这些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金融扩张怪兽,一并打入跌停股。

 

 美国的扩张神话,是否遭逢巨变?美国这些“一度伟大”的公司的陨落或衰老,是否预示着一个新的投资年代,已然降临?

 

 不再成长的“肥牛”企业,可以固定股息分红,但是已经丢失了股市中的后冠加冕。

 

 而且,股票市场的批判,毫不留情。一年内,星巴克股价从28美金,跌到最低13美金,跌去一半。花旗银行更惨,一年内从49美金,跌到最低14美金,跌掉超过三分之二。

 

 一旦摘去后冠之后,这些公司很快被形容成“丑小鸭”。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分析师强烈建议卖出花旗银行,因为他们认为花旗银行正面临98亿美金房贷坏账及信贷等多重危机,很难恢复往日生气。

 

 神话的陨落,特别不堪。花旗银行早在6月就缩编,连续关闭了在日本32家分行营业点和540台自动取款机。

 

 规模巨大,已经不再是21世纪企业的特征。定位独特、成长迅速,是现今企业的硬道理。

 

 英国的美体小铺(Body Shop),打着绿色产业的旗号,强调所有化妆品都是用保护生态的方式生产,他们不用动物实验,用天然水果及植物,制成肥皂和洗发精。

 

 美体小铺以每年50%的速率,成长了20年,目前在全球50个国家地区有1980个店面和7700万个忠实客户。2年前,它以12亿美金卖给欧莱雅集团(L’Oreal)。

 

 笔者写作时,Google用大约1500万美金,购并了一家加州的新创公司(start-up)Omnisio.com。这个网站可让你随意截取4大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剪接成自己要的视频报告。特别适合商务的演示。Omnisio的定位独特有用,可以补YouTube的不足之处,所以很快获得青睐。

 

 另一家由目前17和18岁的兄妹Catherine and Dave Cook在2年前所创立的青少年社群关系网站(social network for teenagers)“我的纪念册”(myYearbook),获得了风投1300万美金的投资。在这个网站里,青少年可以交易小玩意、上传酷照、找寻偶像及交友。最重要的,这对18岁兄妹知道这个定位,需要的宣传语言。

 

 独特、原创、聚焦、有趣等创意理念,化成商业计划,可以打造无法想象的蓝海企业。

 

 马特基茨(D. Mateschitz)在曼谷旅行,看到市面上的三轮车司机都喜欢喝当地的一种提神饮料Krating Daeng,泰文的意思是“红牛”。他先将英文的“红牛”(Red Bull)注册商标,再取得泰国原公司的授权,改进饮料的品质及商标,创造了第一个风行全球的能量饮料。

 

 英国Glasses Direct眼镜公司,它透过网际网络销售一般眼镜和隐形眼镜,降价最多达到传统眼镜行的八分之一。这家企业鼓励消费者到市面上的眼科验光,拿到处方后,上网向它买眼镜。他们把省下的店租和专业人员费用,回馈给顾客,造成轰动。

 

 这些“小企业”闪耀出的智慧与商业火花,常是笨重的大企业,所不曾或不屑触及的领域。由于扩张成本与日剧增,大企业面临全球性的“陨落”“微利化”。

 

  相对的,新型小企业源源不绝的创业概念,反而赋予我们,更多未来的投资希望。

 

(周六上海东方早报《心灵小狗全球投资周记》专栏同步刊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