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鼓楼:让我思念爸爸的地方

(2007-07-24 09:35:11)
标签:

感悟随笔

大同鼓楼

思念

爸爸

分类: 记忆碎片

    (2006年12月13日凌晨0:13,爸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故乡大同有云冈石窟等许多闻名的名胜古迹,但是只有一处使我在童年时就懂得牵肠挂肚,那就是鼓楼:一个让我思念爸爸的地方。

    童年时,我和妈妈住在大同,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唐山交通大学,抗美援朝时,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是土木专业的,赴朝修建志愿军空军前线飞机场,所以,我很少见到爸爸。那时,爷爷在鼓楼开着一个经营烟酒糖茶的小商店。大同古城不大,我虽然只有5岁,却可以独自从东街的皇城街跑到大南街的鼓楼来。

    鼓楼位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外观呈方形,很高、共三层,底层用砖石砌成,中为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鼓楼有三重卷檐,上边楼阁是两层木结构建筑,最上层放置大鼓,奶奶说,旧时鼓楼击鼓时古城处处可以听到鼓声。爷爷的商店在鼓楼南面路西,这里有好几家商店,北边第一家是个刻图章小店,爷爷的商店是第二家,南边还有几家。再往南是一个大空场,全是摆小摊卖货、杂耍和拉洋片的,很热闹。我印象最深的是拉洋片的。一个前面安装有几个镜头的木箱,箱内有许多张图片,并用灯照明,拉洋片的在箱外拉动拉绳,箱内的图片不断更换。观看的人一面通过镜头看里面的画,一面听拉洋片的说唱。我记得看过杨家将的故事。

    那时,我经常坐在爷爷商店门口光滑的条石上,观望着从鼓楼门洞出出进进的车马人流。没有汽车,只有马车,还常有骆驼拉车缓步通过,骆驼队也常昂首阔步走过。我喜欢在鼓楼门洞里玩,那里四面通风,夏天格外凉爽。也喜欢在门洞里深深的车辙沟里来回走,门洞里的路面是石头砌的,被车马行人碾压踩踏得明光锃亮,并压出两道很深的车辙沟。

    鼓楼三重卷檐下有不少燕子窝,常有成群结队的燕子在鼓楼上空盘旋鸣叫。偶尔有鸽子飞来,落在鼓楼的卷檐上,奶奶说,那是信鸽,你爸爸又来信了,又汇钱来了。不知道奶奶说的是真是假,但爸爸确实经常寄钱来。于是,我几乎每天都要抬头仰望鼓楼,看看有没有信鸽飞来,更盼望爸爸能回家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时,爸爸正在朝鲜前线冒着美国飞机的轰炸,修建飞机场,一只耳朵被炸弹震背了。有一次夜里他们的吉普在山路上行驶,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轰炸,关了照明灯,在为朝鲜老乡的马车让路时翻下山沟,幸运的是被树丛架住,只受了轻伤。朝鲜战争结束前,爸爸回国到交通大学继续执教,把我和妈妈、弟弟从大同接走,我才结束了鼓楼前的玩耍。多少年过去了,但是在鼓楼下思念爸爸的情景,就像在昨天一样。

    后来,我才明白,鼓楼始建于明代,清代顺治、乾隆年间两次修整。高约20米。据史书记载,鼓楼原是为传递信息、抓捕盗贼而建,随时代变迁,逐渐演变为报时的地方。

    现在,鼓楼的门洞已禁止通行,周围的道路都加宽了,原来沿街的店铺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我对爸爸的思念之情永远留在鼓楼前,更存在我的心中。

 

1993年8月初我看到的大同鼓楼。那年暑假,我携妻子、女儿回故乡大同省亲。

大同鼓楼:让我思念爸爸的地方

 

抗美援朝期间冬季,爸爸在朝鲜前线。坐在第一排最左边戴眼镜的是我的爸爸。

大同鼓楼:让我思念爸爸的地方

 

抗美援朝期间夏季,爸爸在朝鲜前线。下蹲者中没有戴军帽的是我的爸爸。

大同鼓楼:让我思念爸爸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