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2007-07-11 21:28:19)
标签:

旅游

西北游

专列

嘉峪关

分类: 旅游纪实
    2006年9月11日早晨,专列抵达嘉峪关。上午,我们游览嘉峪关关城。大巴从嘉峪关火车站开出,不久便进入满目荒凉的戈壁,黄土飞扬,一望无际,在一道长长的高耸黄土古城墙附近停下。这里是嘉峪关关城景区的入口,也是嘉峪关关城的东闸门,在它北面不远处的城墙上有一座高高的烽火台。

    导游介绍,嘉峪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花费168年的时间,才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是明代长城沿线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嘉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用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由“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我们从东闸门进入外城,在一片黄色之中,突然出现了两道绿墙,那是道路两旁的绿树,我看像柳树,只是长长的窄叶有些弯曲,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沙枣树,耐旱,结的沙枣可以吃。再向前走,在黄土城墙下,生长着一大片漂亮的鲜花,导游说,这是八瓣梅。我过去数,果然每朵花都只有八个花瓣,均匀地向四周伸展,颜色有红的、粉红的、白的,十分漂亮。

    我们参观文昌阁后,登上内城的光化门,其城楼上高悬“天下第一雄关”的大匾,从这儿向西望去,柔远楼和嘉峪关楼雄伟壮观。

    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上,导游讲了一个定城砖的传说。定城砖是一块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砖。相传当年的修关工匠姓易,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都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工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工匠等人的工钱,哪知易工匠不慌不忙地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我们向瓮城门楼后檐台看去,果然有一块砖端端正正放在檐台正中间。

    出了最西面的嘉峪关城门,向西远望,全是荒凉的戈壁,那就是古代的西域。长城在这里向南北两个方向蜿蜒而去,南边祁连雪峰绵延千里,北面山峦层叠。这就是古代各朝派兵驻守的重要的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
    游览嘉峪关关城后,我们又参观了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工程,世界的奇迹,它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和能力,但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历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绝不能被动性的防御,而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更要提高文明素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我们得到的启示。
 
嘉峪关城墙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嘉峪关城东闸门和烽火台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沙枣树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八瓣梅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文昌阁,右后方是光化楼。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光化楼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击石燕鸣,用小石块击打这块大石头,就会听到燕鸣声.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柔远楼,远处是嘉峪关楼。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西瓮城门楼,定城砖的传说发生在这里。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定城砖还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正中.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嘉峪关城门,它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隘,面对着昔日的西域.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参观长城博物馆
万里长城西部第一关:嘉峪关——西北专列13日游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