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耳疾想到的:穿白大褂的啊!

(2008-04-17 10:01:24)
标签:

医疗

医生

疾病

医院

周国平

白大褂

杂谈

    今天上课时突然感觉耳痛加剧,不禁一阵心慌,耐不住在心底翻腾的阵阵恐惧,于是给一位大三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舌病方愈,牙患未休,耳疾又起!”朋友赶忙敦促我去医院,可是我不想去。耳痛已持续多天,与日加剧,可是我还是不想去医院。
    我是医学生,有人当着我面骂医生,我受不了,于是有了文章《它是一颗智齿》。但当我真的面对自己的疾病时,我又从心底多少有些排斥医院,我问自己:去医院能解决问题吗?
    不想去医院,原因很多。
    首先有点讳疾忌医的不良心理在作祟,医院里的来苏水味道令我神经紧张,更别提要经历的各项检查,这种对一个病体的认真审视,其冷峻程度不亚于罪犯接受审讯。是心虚?是恐惧?仿佛又都不是。
    再者,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患者,坐在医生面前,无助和被动是最深切的感受。加之以往的一些经历,很多问题在我脑海里盘生:就医费用无法预算,甚至就医结果不一定就随着就医费用的增长而变好,因为检查是有用检查还是医院创收的纯手段我分不清;医药至今不分家,你手里攥着的药还是不是你需要的对症药?药不治病倒也罢,但那些不明不白的化学药物在你身体里究竟都做了什么谁能知道?我的一个同学因为皮肤病被开了上千元的药,结果是药一下肚,就反胃呕吐,旧病未平,新病又起,这药是治病还是致病?
    最近在看周国平先生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深夜常常读到流泪。一个医学博士,竟然用X光对着一个孕妇拍了又拍,由孕妇的感冒引发婴儿的癌症。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带着癌症,她只活了一岁半,比流星还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巨大的癌痛折磨,眼底的恶性肿瘤让她在痛苦中渐渐失明。孩子很懂事,自己用手按着眼,自己皱着眉。自己噙着泪,很少让父母在心疼与悲痛之上增添聒噪和更深的烦恼愁苦;孩子很聪明,语言能力好得惊人。可就是因为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她和父母之间有了沟通,这种沟通使她更牢固地结合于这个家庭,更融合于父母的心,父母与之更多一份牵连,当她死去时,就多了一份刺彻灵魂的斩断之痛。愈是巨大的悲剧,其根源愈是小得荒唐——仅仅是几次X光检查而已。但就是这几次检查,让一个弱小胚胎的基因发生了致命的癌变。这个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分子上的基因突变,彻底地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撰写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何论一个医学博士,哪怕是稍谙医学知识的人也知道X光检查对于怀孕期的妇女来说是万万做不得的。医学是技术与良心道德的结合体,倘若良心坏了,道德腐了,医学科学技术的进化就是让手术刀变成杀人的匕首并让匕首越来越锋利的过程。
    于是我一发狠,对那位朋友回了句偏激的话:“良心昧,医费贵,可叹天下无医!”我知道此话偏激,就像有很多人管所有医生统统叫做“穿白大褂的”一样偏激。“穿白大褂的”一语里隐含着难以隐含的戏谑和不尊重,暗示了人们对于医生这一身份这一职业中体现“治病救人”的“医”的成分的忽略,而仅仅剩下白大褂这一表象的空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世人眼光的肤浅,还是为数不少的从医者自己丢弃了“医”的含义?
    所以我希望,将来人们管我叫医生,而不是“穿白大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