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二十一:东林乡(21座)

标签:
古建石桥东林休闲 |
分类: 湖州古桥 |
1、回仙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老市里自然村,横跨于老市河上,武康石须弥座桥栏,花卉横帽石梁雕刻等具有鲜明的宋元风格。
东林位于湖州南2 0 公里。清称东林市,以山得名。《归安县志》卷六第8 页载: "东林市在县南六十里东林山,为形胜之区,宋时多置园亭,街道宽衍。景德初,吴兴管镇十二,东林与焉……"。卷四又载达东林山"突兀於菰蒲溪泊之中,峰峦蓊秀",据传因沈东老隐居于此故名。东林位于本市南部,东在溪东岸,东连锦山,南界德清县洛舍,西接埭溪、青山,北邻下昂。该辖区旧为东林乡。解放初,建为东林、东保两乡。1 9 5 6年,东林、东保、泉溪、锦山四乡及昂东乡的一部分合建为东林乡。1 9 5 8年属菱湖公社,该辖区设为东林、东保、东华三个生产管理区。1 9 6 1年,菱湖公社分为五个公社,该辖区建称东林公社。以境内"东林山"得名。"东林山",相传是沈东老隐居于此故各〈见《东林山志» )。沈东老,各沈思,字持正,宋代人,善诗文〈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地属水网平原,整个地形自西至东微有倾斜。东部有东林山,突兀于蔬蒲之中,海拔71 . 6米。境内河流交织如网,荡漾星罗棋布。东苕溪自德清方向遥远而来,流经社境西部边缘,溪岸线长7公里。位于境南的洛舍漾,水面约2 4 00亩。水产资源丰富,航运灌溉便利。东林现有古桥21座,文普时候登录的通泾桥已被拆除。东林多梁桥,只有一座小型石拱桥,但多武康石材桥梁。
2、安康桥,东林镇东升行政村尼母山自然村两处居民点相隔的小河流上,为德清与吴兴的界桥。清嘉庆九年(1804)重建。
3、大顺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方行政村姚家志自然村南,为德清吴兴界桥乾隆20年(1755年)重建。
4、挡月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老市里自然村,南堍为东林卫生院,北为保戈公路,东为东林幼儿园,西为锦峰苑小区。
5、东老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老市里自然村市河最南端。
6、广福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方行政村姚家志自然村,居民点往西约
200米的港汊之中。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
7、恒昌桥,吴兴区东林镇保永行政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往西200米为东苕溪。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建。
8、进禄高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扬家墩自然村,位于该自然村与前骧自然村之间的港汊中,中华民国八年(1919)重建。
9、聚福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村东南自然村南,清嘉庆六年(1801)重建。
10、乐水桥,吴兴区东林镇保丰行政村曹家庄自然村居民点西侧港汊中,清光绪年间重建。
11、庙门寺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扬家墩自然村,杨家墩自然村与前骧自然村之间的港汊上。东林唯一的石拱桥,有武康石须弥座桥栏。
12、南枉石梁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南枉自然村,东横自然村与南枉自然村之间的港汊上。
13、起隆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老市里自然村北侧老市河上。
14、陶家圩石梁桥,吴兴区东林镇保永行政村陶介圩自然村东,自然石材,未进行加工,没有桥名。
15、天顺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俞家墩自然村,位于梅家墩通往俞家墩的港汊上,清同治壬申年(1872)重建。
16、天顺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升行政村石坝头自然村,石坝头自然村与安全斗自然村之间的小河上,清乾隆三十年(1765)新建。
17、通锦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九百亩自然村,在该自然村南端的小河上。
18、万安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俞家墩自然村,位于俞家墩自然村居民点东南约60米处,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
19、永安桥,俗称西枉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方行政村姚家志自然村,位于居民点往东约100米处。
20、永福桥,吴兴区东林镇东南行政村益村自然村北,武康石材,具有明代中后期梁桥风格。
21、长寿桥,吴兴区东林镇东明行政村老市里自然村老市河上,清康熙癸未(公元1703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