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七:戴山乡(17座)

标签:
文化 |
分类: 湖州古桥 |

1、戴步桥,戴山集镇,南北两处居民点之间的小河中,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七月重建

戴山位于本市北部,东靠织里,南接升山、晟舍,西连环渚,北邻塘甸、太湖。原政府驻地戴山自然镇,西距湖州1 0 .2公里.解放初,该辖区建为戴山、后林两乡。1956 年, 戴山、后林两乡合建为戴山乡。1958 年,戴山乡与升山乡合建为升山公社。1 9 6 1年,升山公社分为两个公社,辖区建称戴山,以驻地得名。山名戴山的来历,据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所列有二:一是"昔戴逵曾居此故名"。二是"谯郡戴禺游居三吴,衣冠之士与之,游者随其所至,即筑室居之。太守张邵,素与之善,为筑于此,因名焉。"清《乌程县志》、《南浔镇志》的编纂者江曰祯认为"逵曾居此"属讹。戴山保存完好的古桥10座,残破6座,坍塌1座即黑龙塘桥。
2、白龙塘桥,东西向跨白龙港,后林村与织里秧宅村交界处,民国十九年(1930)重建,2003年被列为市文保点。
3、报德桥,八里店宜船湾工业区内,民国13年建
4、北吊田梁桥,五新行政村北吊田自然村,南北向,清中后期重修,保留了大量武康石构件,桥型带有弧形,具有典型的明以前桥梁的特征
5、北新桥,塘红行政村北潭家湾自然村,南北向,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仲春重
6、国治二号桥,毛家桥村蔡塔自然村,位于蔡塔与东村交界的小河上(桥面板来自白雀塘桥),南北向,公元1958年,岁在戊戍新建立。原小桥名吉庆桥,同治七年重建
7、黑龙塘桥,东西向石梁桥,民国5年重建,已于2011年坍塌
8、吉凤桥,塘红行政村诸生里自然村的小河中,东西向,判断清中后期重建
9、平安桥,戴山行政村东港自然村,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乙未年(1955年)重建
10、太平桥,五新村蒋家桥自然村,处于通往织里镇村级公路北侧约 50米处。东西向,光绪25年秋月重建
11、西潘坝桥,戴山行政村西潘自然村中,南北向,清末重建
12、中塘高桥,东西向三孔石梁桥,戴山西潘自然村东口,据说民国三十六年重建。
13、太平桥,戴山西潘村西口,咸丰九年九月吉立,东西向三孔石梁桥,
14、长生桥,毛家桥行政村蔡塔自然村东,南北向,清光绪十六年(1890)下冬月重建
15、镇安桥,俗称新水桥,戴山村漾田自然村口,南北向,清代中晚期
16、种德桥,毛家桥村蔡塔自然村,永庆庙西边与西村之间的小河上,东西向,中华民国拾?年重建
17、油车桥,戴南行政村油车桥自然村,位于油车桥与麦汇自然村之间的港汊中,南太湖大道旁,清同治甲戊年(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