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2000/4/15
当我跳下从黄山归来的列车时,我梦想中的黄山之旅终于得到了实现。尽管梦已醒来,但脑海里黄山那险峻迷人的风光依然清晰可见。那里的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那里的青松苍郁虬枝,刚毅挺拔,千姿万态;那里的巧石星罗棋布,竞相崛起,维肖微妙;……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它集天下名山之美于一身:泰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怪石,峨眉之清凉,莫不兼而有之。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高度都在1800米以上,劈地摩天,峥嵘崔巍,气冠群伦。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黄山“四绝”。黄山松多生长于800米以上的高山险峰之上,生命力极强,具有针叶短粗,顶平如削,杆曲枝虬的特点。黄山石是远古火山与冰川留下的“礼物”,它们千姿百态,呈奇献巧,有的象身着古装的仙人,有的象玲珑剔透的工艺品,有的象展翅欲飞的禽鸟……它们是立体画,无声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黄山的云海时而云絮轻飘,脉脉含情;时而烟波浩淼,气吞山河,使黄山增奇幻色,成为“人间仙境”。黄山的温泉常年保持在42摄氏度左右,具有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色清味甘,可饮可浴的特点,含有微量钙、镁、钾、纳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所以黄山温泉又有“灵泉”之称。
为了一睹黄山风采的两位年青人,经过一番准备后,终于在2000年4月15日晚8:35踏上了开往黄山方向去的559次列车。
拉开黄山之旅的序幕——汤口一日游
2000/4/16
铁轨与车轮那富有节奏的轰隆声使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嘎——列车停了下来,同桌的朋友推了我一下说是黄山站到了。刚下火车,我就被一群热情的黄山人围住了。他们向我们问长问短,主旨是要送我们去黄山。事先说好不受“外界影响”的我们最终还是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了,一头扎进了开往黄山的中巴车。凌晨4:20,中巴车向目的地——黄山出发了。一路上,热情大方的女售票员为我们讲解着沿途的风土人情及黄山旅游的现况、注意事项,而大家则象小学生似的全神贯注地听着。不知不觉得,天色渐渐地亮了起来,我们的车停在了距黄山景区仅一公里路程的汤口镇。
稍做休息后,我们便开始了黄山脚下汤口一日游的行程了。黄山翡翠谷昵称情人谷,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一站。谷纵深十五公里,有大小潭池一百多个,美如翡翠,丽若彩珠,流光溢彩,灵秀绝伦。沿水道上行,只见情人桥的栏杆上锁满了一把把的同心锁。原来到此游玩的情人、恋人喜欢在锁上刻上两人的心愿把锁锁在桥上,待携手登上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时,再将钥匙扔下山去,以表白头到老,长相似守。鸳鸯桥下,爱字石可谓是书法界的一绝。据说,巨石上的“爱”字是苏氏的手笔。谷顶雷雨潭水声轰轰作响,水雾里一道彩虹挂于瀑中刹是好看。潭中水色墨绿,恰是谷中的“翡翠王”。
游完翡翠谷,我们就向传说曾为皇帝养龙的九龙瀑出发了。九龙瀑在黄山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位列黄山三大名瀑之首。它全长600多米,源于天都、炼丹、仙掌诸峰,出丞相源,悬在千仞青壁之上,飞流九折而下,一折一潭,瀑折为九,故名九龙瀑,潭潴亦九,故亦名九龙潭。大雨之后,飞瀑宛如九条百龙腾空起舞,气势磅礴堪与庐山飞瀑比美。古人有诗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削壁撑天挂九龙。”
黄山孕猴古景区则是一个动态旅游景点。下午1:30到了给猴子定点喂食的时间了。随着投食员的一声大叫“吃饭喽!”,黄山猴子们应声尖叫着,从树林中聚集过来争抢食物。解说员开始向游客们讲解起来:这是一群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在解说员的讲解中,我知道了哪一只是本年度的猴王,哪一只是王后,奴隶猴为什么不敢过来抢食,……当我一边听着猴子无拘无束的喧闹声,一边观察到猴子许多妙趣横生的行为时,我体味到了人类和猴子的和谐相处,意识到大千世界需要丰富多采的生动,更感到要为保护野生动物尽一份责任!
傍晚逛逛桥下的老街,真感到自己进到清明上河图里去了似的。古老的建筑物、朴实的山里人、珍贵的土特产、琳琅满目的手工业品和游兴正浓的游客们不正构成了黄山脚下的另一道人文风景线了吗?如果说今天黄山脚下的汤口一日游为我们拉开了黄山之旅的序幕,那么我相信明天的登山之行更是此次旅游的主旋律。
有观景之乐趣,而无登山之劳苦
2000/4/17
曾记得《雨中登泰山》一文中有“登山之趣,而无淋漓之苦”一说,在这里我想套用一下,以表达自己对黄山的感受。山是大自然孕育而出垣延千古的珍宝,以少有的奇观胜景取悦于天下。不胜枚举的高峰、奇峰、险峰、秀峰都是大自然的神奇魔力造化而成的。黄山之所以能得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一殊荣,在很大程度上得意于大自然的恩点——创造出了黄山七十二峰。
早上7:00我们步入云谷寺大门,奏起了黄山之旅的主旋律。一路上,游客与挑山工相互较劲,每到一险处时,挑山工们总要吆喝起来以示危险,而游客们却也跟着起哄叫了起来。大家时而快行时而慢行,在山上形成了一条游动着的长龙。途径喜鹊登梅、双猫捕鼠等景点后,我们于8:40登上了后山缆车的终点站白鹅岭。听导游介绍,这里从高空俯视,有一块光滑泛红的巧石落于峰顶,就象白鹅的头冠,故此地得名白鹅岭。
海拔1668米的始信峰是我们到达白鹅岭后去的第一处景点。这里巧石争妍,奇松立林,三面临空,悬崖千丈。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当我站在两峰之间的渡仙桥上时,真感自己入了仙景。有些怀疑过黄山姿色的人到了这里也被美景折服了,赞曰,“始信黄山天下奇”。历史上文人雅士登峰饱览山景后喜欢在此饮酒抚琴,故此峰又有琴台之称。明末清初,江天一曾在此独坐弹琴,有“寒江子独坐”石刻和今人李一氓新书碑记。
走在松径上,倾听松涛声,我们来到了终年阳光充足的养日台。你知道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每集序幕中出现的那块耸立危崖的巨石吗?它就是黄山的飞来石,而这里便是远观飞来石的好地方。坐落在黄山西部飞来峰上的飞来石,石高10余米,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截然分离,似天外飞来。又因石上尖下圆形似仙桃,故又名仙桃峰。明代程玉衡诗云:“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知尔是飞来,恐尔复飞去。”传说女娲补天遗留下来两块石头,一块就是重数百吨的飞来石,而另一块则形成了安徽潜山县天柱山的天柱峰。再往右边远眺,我们还可以看到黄山的另一块著名巧石——猴子石。宿雨初晴,云铺深壑,絮掩危岩,峰顶展望,眼前脚下似汪洋一片,风吹云动,波涛汹涌,巧石伫立云海之上神似远望,故称“猴子观海”;待云海散去,对面群峦林立,深壑为堑,石猴状如跳跃,又称“猴子过山”;久晴之日,石猴前方太平县境绿野平畴,别成一番景象,人们称为“猴子望太平”。
站在黄山主峰之一的光明顶上,我们东观“东海”奇景,西望“西海”群峰。向南,莲花峰峻峭高耸,气魄雄伟,主峰突出,小峰簇拥,俨若一朵初开新莲仰天怒放。绝顶处方圆丈余,名曰石船。置身于此,有顶天立地之感。据山志记载:宋代吴龙翰、鲍云龙、宋夏一于咸淳四年自带干粮费三天方攀至顶峰,成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登上莲花峰的人。天都峰则“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鳌鱼峰形似张嘴待食的鳌鱼。峰背有一龟形大巧石,近卧几个蛋形小石,构成了“鳌鱼驮金龟”、“老鳖下蛋”等奇观。
横穿天海、万松林,越过鳌鱼峰,途径险峻的百步云梯,通过漫长的八百级莲花沟,我们来到了玉屏楼。站在文殊台上极目环视,主峰摩天,群峰环卫,其场面之大,气势之伟,另人不禁惊叹、赞美、叫绝。这里地处黄山三大主峰中心,背倚光明顶,左右是齐天而立的天都峰和莲花峰,大小诸峰前后峙立蔚为壮观,是一幅层次丰富、主题鲜明的雄伟画卷。难怪《徐霞客游记》称此是“黄山绝胜处!”老资格的黄山人也说“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招收致意。当我们接近时,它好象要伸出手来与我们握手,又似乎听见它那亲切而热情的声音——欢迎你们!这就是世称黄山十大名松之冠的迎客松。它的形象已作为铁画,悬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作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美好象征,久已名扬中外。
出了文殊洞,下了小心坡,我们来到了天都峰的脚下。从山脚望去,只见登山石阶如同天梯,开凿在七十多度的石壁上。在此石级之上有一段长十多米,宽不过一米的狭长光滑山脊,两边是万丈深渊,远看就象一条鱼背,所以人们就给它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鲫鱼背”。相传,峰顶“天上都会”是王母娘娘每年过生日时云游四海的神仙们歌舞和拜寿的地方。因怕凡人偷看,王母娘娘就将天都峰改造得更加险要,使凡人无法上去。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今已有数以万计的登上过这巍峨的峰顶。古有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今也有一民谣:“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不过现在天都峰已封山育林了,未能登上天都峰对我来说难免有些遗憾。
下午4:20我们经半山寺、慈光阁下到了山脚的温泉乘车返回了。人虽坐在汽车里颠簸着,但脑海里却放映着一张张难以忘怀的黄山风景画。尽管我的双腿已累得直打颤,可是心情却无比得轻松。我想这便是有观景之乐趣,而无登山之劳苦吧!
附:
行程
D1
晚上8:35在南京南站乘559次(上海—鹰潭)前往黄山。
D2
凌晨4:08到黄山站(屯奚站),站外有直达黄山的中巴车(行程约2小时)。
6:00到汤口镇后可参加7:00的汤口一日游(翡翠谷、九龙瀑、猴谷),夜宿汤口镇。
D3
可参加6:00的黄山一日游或二日游(山上住宿),晚宿汤口镇。
D4 游屯奚老街,中午乘汽车返回。
门票
黄山
85元
翡翠谷 25元
九龙瀑
20元
猴谷 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