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写照——构思巧妙的李小光藏书票

标签:
第二届广州国际藏书票小版画双年展南京艺术学院李小光宣纸藏书票文化 |
分类: 文化 |
大约是前年底吧,在博客上偶然见到两张藏书票,马上就被吸引和打动了。一张标题是《卖》,描写一个人在称书,旁边写着“小光收书”。画内深层的含义可能会有多种,但给我的第一感觉好像说的就是自己一样,因为我就是那种,到了有书的地方,腿就走不动了的人——旧书店,收购站,地摊都是如此。最后往往不管目前有用没用,只要觉得喜欢,就会提一袋子回家,久而久之,家里就成了“旧书收购站”。
http://s1/mw690/4d358180gd51b34e6ead0&690
还有一张叫“寂”。画的是一位男子穿着风衣,在一间破旧,布满灰尘的老屋里,翻查一架旧书。这个地方显然多久都没人来过了,应该是挺寂静的。这幅画面的创意显然来自那张英国有名的相片“大轰炸后的图书馆”。德国飞机大轰炸英国敦刻尔克的硝烟似乎还未散尽,几位绅士就在图书馆的残垣败壁中,泰然自若地翻寻着书籍。这张相片以后成为了“经典之作”,可以提示人们,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体现在这样的国民素质之中。虽然我们已经不是那一代人,但文革中,学校的图书馆被“破了四旧”其惨状也与画面中的情景差不多。还记得我们几位喜欢看书的同学,曾经也在半夜里偷偷地翻进过乱成一团的图书室,提心吊胆地翻寻自己喜欢的图书。.........。此后,书籍总是与我如影相随,但只算得上是一条只吃不拉的“蠹虫”。
http://s2/mw690/4d358180gd51b37f197f1&690
http://s1/mw690/4d358180gd51b3ed57d80&690
当时我就喜欢上了这位叫李小光的年轻作者。后来我知道,它是南京艺术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
藏书票也见过不少,但感觉绝大多数离“书的文化”距离比较远,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情色书票”含义往往使人不易理解。这样,藏书票就成了一种独立的小众欣赏艺术门类,难以激起爱书人的共鸣,这大概是使用藏书票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吧。
http://s4/mw690/4d358180gd51d35a9e0a3&690
此后专门关注过李小光老师创作的一些藏书票,不少也是与书密切相关,使人感觉很贴切,能体现爱书人的心境与纯真的一面。我相信他会很快“脱颖而出”。
http://s8/mw690/717fd3c4nce4b4de65a57&690
http://s15/middle/717fd3c4nc065da133dce&690<wbr>7.5cm×5.8cm" TITLE="家当
http://s7/middle/717fd3c4n9d6c348375c6&690
http://s15/middle/717fd3c4n9e461f08568e&690
http://s11/mw690/717fd3c4nce4b4e6a029a&690
http://s16/mw690/4d358180gd51cecaaad3f&690
果然,在不久前的《2012第二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上,李小光的那两张关于书作品被评为最佳藏书票。这是这届大展评出的唯一国内作者的最佳书票。
http://s16/mw690/4d358180gd51efad1502f&690
http://s16/mw690/4d358180gd51b42044baf&690
http://s10/mw690/4d358180gd51b3c9c98e9&690
http://s6/mw690/4d358180gd51b3bb7b855&690
http://s8/mw690/4d358180gd51d0919d627&690
http://s5/mw690/4d358180gd51b48c6f184&690
http://s3/mw690/4d358180gd51b49397832&690
http://s13/mw690/4d358180gd51b49d75dec&690
http://s2/mw690/4d358180gd51b4a7e4321&690
http://s9/mw690/4d358180g7bb5ee54c378&690
http://s14/mw690/4d358180gd51b4fee3afd&690
http://s11/mw690/4d358180gd51b50b2a6ca&690
http://s8/mw690/4d358180g7bb5ee870497&690
祝李小光老师新的一年创作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