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李家洋院士的秘书许航联系的时候,许秘书称他为“家洋”院士,很亲切,也很特别,很少听见有人这样称呼院士,而且是一位身处院长职位的院士,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和气的人。
拜访李院士那天,天气很好,阳光透过窗子照在李院士的办公室里,很舒服,屋子里显得分外明亮。我面前的家洋院长,穿着朴素的淡蓝色衬衫,深蓝色休闲长裤,中等身材,头发乌黑,一个普通中年人形象,只有炯炯有神的目光悄悄透露出他与众不同的信息。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家洋院士的谦和和自然。
我们刚一走进办公室,家洋院士马上从办公桌旁站起来,微笑着跟我们握手,让我们坐到沙发上,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我们对面。刚坐下,家洋院士就说,“我这个人嘴很笨的,很少参加公众活动,因为我本来就不善讲嘛,只会讲讲专业上的东西,不过我想科普这个东西很好,跟其它的活动不同,不过你们还是得跟我讲讲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我们赶紧把选题策划交给家洋院士,他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就好了。”
家洋院士还特别向我们询问了讲堂的创办历程和报告内容的选择基础,当我们说到因为不了解各学科特点,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流失时,家洋院士收起了笑容,说,“这个事情应该做。”
在交谈中,家洋院士说的最多就是,“科普这个事情好,应该作。”和“我嘴笨,怕讲不好。”因为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家洋院士,既要处理行政工作,又要带研究生做自己的课题,周末、节假日或是晚上加班工作的生活已被他视为家常便饭,确实很少有时间参与额外的公众活动。

家洋院士是学理出身,曾到美国留学9年,说到这,他跟我们讲,曾经有一位天津的女孩跟他联系,请他帮助推荐去美国大学学习,他说,“我没见过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非去美国,不过通过、谈话和资料了解,我觉得这个孩子各方面都不错,就答应她写了封推荐信,也不知道起没起作用,呵呵,后来才知道她还是去成了美国。”对于陌生人的求助,能够不求回报的给予帮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是家洋院士做到了,大概就是这种谦和自然,不求惊心动魄,只是一步步走好,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的态度,才使他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吧。
提到要将稿费作为筹建希望小学基金的时候,家洋院士说,“嗯,建小学这个事情好,要办。”
然后毫不犹豫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家洋院士很忙,我们的拜访很快就结束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越谦和就越接近高尚。”
敬请关注2008年6月29日,王府井新华书店六层多功能厅10:00-12:00,“首都科学讲堂”:李家洋院士------“植物遗传学、生物技术和新绿色革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