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2007-09-05 22:01:03)
标签:

教育杂谈

    时光飞逝,如今的我已经大学毕业,每日面临找工作的烦恼。回想起学生时代的往事,如同生命一样珍贵;突然间好怀念每天写作业的的感觉,就算课文不会背被老师罚抄,那时的自己也比今日的我轻松许多。我是80年代出生的孩子,准确的说,我的中学赶上了21世纪的教育,拥有了阅读21世纪课文的权力。
    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学一篇古文老师都会要求背诵,第二天老师会以抽查或者默写的形式来检查,即便不检查也会带领我们在上课之前高声背诵,以进一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那时候语文是我得意的科目之一,不算最好也在班级内属于中上等。
    而就在近期,从新闻得知很多科目的教材都改版了,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尤其是语文;很多现代的电影题材也被融入贯通其中,一时间,叹惜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而转念一想,很多古老的文字不是更有文学价值吗?!很多古文涌入教材,增添了学生时代的文学修养,也是使我现在如此热爱写作的原因之一。
    古文只字片语的经典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脑海里,《爱莲说》里形容荷花纯洁的“出淤泥而不染”、《岳阳楼记》里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水调歌头》里抒发豪放性格和不凡气魄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都是中学课文里的众中之重、都是古文的名句,而且会被后人永世流传。
    古代文学除了古文还有诗歌,名垂千古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更是流传百代,而诗歌中的寓意也叫人感悟良深。因此,每次老师解释起来总是侃侃而谈,深入其境;而听着的我们,也仿佛走入了诗人的内心深处。那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说,诗人总是摇头背诗也不怕把脑袋摇下来;现在想起来,那几分童趣会惹得大人们不禁发笑吧。父亲告诉我,小时候我学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鹅》,至今我还记得那首诗,它也仿佛随着我童年的回忆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除此之外,在21世纪的教育课文中也选入了中国四大名著的经典片段节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耳熟能详的情节早已是人们心中最刻骨铭心的文学经典。而每当老师讲起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就像过去孩子们围绕说书人讲故事一样。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近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也不逊色,作家鲁迅、朱自清等人的作品成为课文中不可缺少的教材,给我始终留有印象的是鲁迅的《孔乙己》、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等;他们笔下的人物性格突出、静物栩栩如生、而情感则能让人久久冥想......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课文

                 鲁  迅                          朱自清


    教材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贴近学生内心的课文,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候,有一篇课文叫《放风筝》,当时除了学校的操场外,在学校附近还有一个大操场,老师就带我们去那放风筝,从而使我们更深刻的体会这篇课文的含义;至今,我放风筝的时候还会想起那篇课文,还会想起那天和同学们一起放风筝的情景。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遗忘很多东西、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始终不会也不能遗忘的是知识;知识取决于哪里呢?就是课文,一本不断更新的书籍,一本我们不可能永远的把所有版本都看全的书籍。不论位于哪个时代,课文都会不断更新,而我们永远只会阅读属于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文。或许我们的课文没有最新的科技,没有最新包装,没有最新的内容;然而在属于自己的学生时代里,我们都会觉得知足,只因那是我们的时代,只属于我们的时代。突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教室,回到了昔日的同学们中间;一起背诵课文、一起朗朗读课文的日子浮现,不曾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