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板精馏塔设计(中篇)
(2009-02-26 16:19:35)
标签:
精馏段提馏段回流比压强精馏塔教育 |
分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我要的是大家的认同,相信好人有好报,拿走东西要留下你的足迹,转载者必须注明出处!更多精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尽在"一生挚爱的blog",详情请点击!
第四章 塔的物料衡算
一、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含苯摩尔分率
二、平均分子量
MF=0.728×78.11+(1-0.728)×112.56=87.48 kg/kmol
MD=0.990× 78.11+(1-0.728) × 112.56=78.45 kg/kmol
MW=0.0143 ×78.11+(1-0.0143) × 112.56=112.07 kg/kmol
三、物料衡算
总物料衡算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联立(1)、(2)解得:
F=4600
kg/h
W=1580.51
kg/h
D=3019.49
kg/h
四、物料衡算表
|
|
进料量F,kg/h |
塔顶出料量D,kg/h |
塔底出料量W,kg/h |
|
|
4600 |
3019.49 |
1580.51 |
|
合计 |
4600 |
4600 |
|
第五章
塔板数的确定
一、理论塔板数NT的求取
苯-氯苯属理想物系,可采用M-T图解法求NT。
1、根据苯、氯苯的饱和蒸汽压,利用泡点方程 计算出苯-氯苯的气液平衡数据如下表:
|
温度℃ |
xA |
yA |
|
80.1 |
1 |
1 |
|
85 |
0.818 |
0.957 |
|
90 |
0.678 |
0.911 |
|
95 |
0.543 |
0.847 |
|
100 |
0.440 |
0.782 |
|
105 |
0.276 |
0.665 |
|
110 |
0.185 |
0.563 |
|
115 |
0.131 |
0.455 |
|
120 |
0.0879 |
0.343 |
|
125 |
0.0454 |
0.200 |
|
130 |
0.0115 |
0.0567 |
|
131.75 |
0 |
0 |
根据计算结果作t-x-y图及x-y图,见坐标纸。
2、求最小回流比Rmin 操作回流比R
因饱和蒸汽进料,在x-y图对角线上自点e(0.728,0.728)作平行线即为q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yq=0.728,xq=0.36.
此即最小回流比时操作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故
取操作回流比R=2Rmin=2×0.71=1.42
3、求理论板数NT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按M-T图解法在x-y图上作梯级得:
NT=(7-1)层(不包括塔底再沸器)。其中精馏段理论板数为3层,提馏段为3层,第4层为加料板。
3、全塔效率ET
4、实际板层数Np
第六章
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一、操作压强Pm
PF=81.3+0.7×6=85.5 kPa,塔底压强为PW=85.5+0.7×6=89.7kPa,则
精馏段平均操作压强为
提馏段平均操作压强为
二、温度tm
根据操作压强,依下式两式试差计算操作温度:
试差结果,塔顶tD=74.8℃,进料板tF=95.3℃,塔底tW=124.9℃。则
精馏段平均温度tm,精= ℃
提馏段平均温度tm,提= ℃
三、平均分子量Mm
塔顶
MVDm=0.990×78.11+(1-0.990)×112.56=78.45kg/kmol
MLDm=0.935×78.11+(1-0.935)×112.56=80.35kg/kmol
进料板
MVFm=0.770×78.11+(1-0.770)×112.56=86.03kg/kmol
MLFm=0.416×78.11+(1-0.416)×112.56=98.23kg/kmol
塔底
MVWm=0.063×78.11+(1-0.063)×112.56=110.39kg/kmol
MVWm=0.0143×78.11+(1-0.0143)×112.56=112.07kg/kmol
则精馏段平均分子量:
MVm(精)
MLm(精)
提馏段平均分子量:
MVm(提)
MVm(提)
四、平均密度ρm
1、液相密度ρLm
依式
塔顶
进料板,由加料板液相组成xA=0.416
塔底
故精馏段平均液相组成:ρLm(精)=(823.3+932.3)/2=877.8kg/m3
提馏段平均液相组成:ρLm(提)=(932.3+987.7)/2=960.0kg/m3
2、气相密度ρVm
五、液体表面张力σm
则精馏段平均表面张力为:
σm,精
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为:
六、液体粘度μLM
μL进 =0.416×0.267+(1-0.416)×0.378=0.332mPas
则精馏段平均液相粘度为
提馏段平均液相粘度为
第七章
气液相负荷计算
一、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m3/s
L=RD=1.42×38.46=54.61kmol/h
m3/s
Lh=5.40m3/h
二、提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m3/s
L´=L+qF=L=54.61kmol/h
m3/s
Lh=6.12 m3/h
第八章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一、塔径D
1、精馏段塔径
;
查Smith关联图得C20=0.071;依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 时的C
可取安全系数为0.60,则
故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2m,则空塔气速0.81m/s。
2、提馏段塔径
查Smith关联图 得C20=0.068;依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 时的C ,即
可取安全系数为0.60,则
故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0m,则空塔气速0.52m/s。
为统一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取为D=1.2m。
二、溢流装置
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行受液盘及平行溢流堰,不设进口堰。各项计算如下:
1、精馏段溢流装置计算
(1)、溢流堰长
取堰长 为0.66D,即
﹦0.66×1.2﹦0.792m
(2)、出口堰高
由 ,
查流体收缩系数计算图知E=1.03
故
(3)、降液管的宽度 与降液管的面积
由 查弓形降液管的宽度与面积图得
, ,故
,
由下式计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以检验降液管面积,即
s()5s,符合要求)
(4)、降液管底隙高度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2、提馏段溢流装置计算
(1)、溢流堰长
取堰长 为0.66D,即
﹦0.66×1.2﹦0.792m
(2)、出口堰高
由 ,
查流体收缩系数计算图,知E﹦1.03,
故
(3)、降液管的宽度 与降液管的面积
由 查弓形降液管的宽度与面积图得
, ,故
,
由下式计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以检验降液管面积,即
s()5s,符合要求)
(4)、降液管底隙高度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三、塔板布置
1、精馏段塔板布置
(1)、取边缘区宽度Wc﹦0.055m,安定区宽度 ,
(2)、开孔区面积
其中,
,
2、提馏段塔板布置
(1)、取边缘区宽度Wc﹦0.075m,安定区宽度 ,
(2)、开空区面积
其中,
,
四、筛孔数 与开孔率
1、精馏段
取筛空的孔径 为 ,正三角形排列,一般碳的板厚为 ,取 ,
故孔中心距
塔板上的筛孔数 ,
塔板上开孔区的开孔率 (在5—15%范围内)
每层板上的开孔面积 m2
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为
筛孔排列图见坐标纸,实排孔n=1015×4-35×2=3990,经校核,满足筛板的稳定性系数要求。
2、提馏段
取筛空的孔径 为 ,正三角形排列,一般碳的板厚为 ,取 ,
故孔中心距
塔板上的筛孔数 ,
筛孔排列图见坐标纸,实排3110,但经校核,筛板的稳定性系数不满足要求,故在适当位置堵孔1280,实开1830。
m2
则 (在5—15%范围内)
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为
五、塔的有效高度Z
精馏段
提馏段
精馏段与进料板间的距离可以取0.4m,
故塔的有效高度Z=2+2+0.4=4.4m
第九章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一、精馏段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气体通过筛板压强相当的液柱高度hp
(1)、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查干筛孔的流量系数图得,C0=0.84
(2)、气体穿过板上液层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由充气系数 与 关联图查得板上液层充气系数 ﹦0.62
(3)、克服液体表面张力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
故
单板压降
二、提馏段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查干筛孔的流量系数图得,C0=0.84
2、气体穿过板上液层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
3、克服液体表面张力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
,
故
单板压降
二、雾沫夹带量 的验算
1、精馏段雾沫夹带量 的验算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过量雾沫夹带。
2、提馏段雾沫夹带量 的验算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过量雾沫夹带。
三、漏液的验算
1、精馏段漏液的验算
筛板的稳定性系数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产生过量漏液。
2、提馏段漏液的验算
筛板的稳定性系数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产生过量漏液。
四、液泛验算
1、精馏段液泛验算
为防止降液管液泛的发生,应使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
取 ,则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液泛。
2、提馏段液泛验算
为防止降液管液泛的发生,应使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
m
m
取 ,则
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液泛。
根据以上塔板的各项液体力学验算,可认为此精馏塔塔径及各项工艺尺寸是适合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