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家家雨”。梅雨季节,潮湿的天气,引得蚊虫肆虐。蚊虫不仅干扰人们的睡眠,还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如何驱蚊,就成了大众关心的话题了。孟氏医院中医科的专家教您用八种草药的“配方”自制驱虫药,该方利用药草散发出气味,以驱赶靠近的蚊虫,达到驱蚊目的。
据了解,化学合成驱蚊剂,如蚊香、杀蚊(虫)气雾剂等,存在刺激性、不正确使用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疾病,遇到劣质产品甚至还能致癌。天然驱蚊剂如驱蚊花露水等,虽然具有清凉、止痒、驱蚊的功能,但因其液体需涂抹于皮肤,皮炎及皮肤破损者使用后会产生刺激,不适合婴幼儿、孕妇、过敏体质者。而老人及婴幼儿的呼吸道抵抗力较弱,对外界刺激较敏感,使用中草药驱蚊现优势。
据孟氏医院中医科主任吴玉柱副主任医师介绍,中药驱蚊包经临床使用证实环保、安全、有效。驱蚊草药配方为金银花、丁香、艾叶、白芷、藿香、石菖蒲、紫苏叶、薄荷(12克)各10克,将这八味中药用透气布袋包在一起,通过药草散发出气味,达到驱蚊目的。
用时,可以将这八味药混合后装进透气布袋置于房间(18~20平方米)角落,驱蚊药效一般维持半月左右;也可将八味药研制粉末混合后,用丝绵(或棉球)蘸上粉末,缝制小香囊中,可作为挂件悬于爱车中,亦可美化家居,既美观又实用。吴主任也提醒市民,驱蚊配方中丁香、石菖蒲等草药气味芬芳,且石菖蒲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不建议贴身置放,有哮喘或过敏体质的人群慎用。
【符:八味药物解析】
八味药都含有挥发油,气味芳香浓郁,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健胃、芳香驱蚊的功效。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其所含的黄酮类及绿原酸类成分具有抗炎消肿及抑菌杀菌的作用。
丁香:温中、暖肾、降逆。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丁香酚、丁香油具有抑菌杀菌、抗炎消肿,其香味浓郁,驱蚊效果明显。
艾叶:辛温,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其含有杨梅酮、三萜类及桉叶烷类,具有抑菌杀菌,气味芳香驱蚊。
石菖蒲:辛、苦,温。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细辛醚,具有镇静、化湿开胃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紫苏叶:微温,无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左旋柠檬烯、薄荷醇、丁香油酚等具有平喘镇咳祛痰、延长睡眠时间及抑菌作用等。
藿香:性温,味辛。化湿脾、理气和胃,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苯甲醛、丁香酚等,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及较强的抗菌作用。
薄荷:味辛、性凉,无毒。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
白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具有解热、镇痛与抗炎的作用。白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茎,其气芳香,也称“香白芷”。除解表散寒、通窍止痛功效外,本品还常用来燥湿止带、消肿愈疮。其解蛇毒之功更是古来载用,并确有疗效。宋·杨倓著《杨氏家藏方》记载,以香白芷研细末,用麦门冬煎汤调下,疗疮疡肿毒及解蛇毒。《本草纲目》载白芷可“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蛇伤、刀箭金疮。”还有不少文献有单用本品煎汤内服,或兼用药渣外敷治疗蛇伤的记载。如今许多治疗蛇毒的中成药、名方,也都离不开本品,前者如蛇伤解毒片、常德蛇药散等,后者如陈氏解毒散(由白芷、金银花、当归尾、蜈蚣、赤芍、木瓜、僵蚕等14味中药组成,水煎服)、青黄汤(由白芷、青木香、车前草、大黄、黄连等9味药组成,水煎服)等,都建功良多。药理学证实,本品确也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