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畔丛菊
湖畔丛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1,719
  • 关注人气: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生一个好

(2010-07-14 00:09:32)
标签:

家庭

独生子女

美国社会

小惠

分类: 生活
只生一个好


上个周五收到了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是“对独生子女的误解”(The Only Child Myth

 

文章探讨了美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现象以及美国社会对独生子女的各种看法,特别是目前美国低落的经济让很多父母考虑只生一个孩子的现象。


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实验结果说明:美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其实并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那样的自私,持宠跋扈,孤僻。相反,美国社会中独生子女经很多研究证明要比多子女家庭里的孩子在学业和自信上更胜一筹。其中的两个原因就是 1)独生子女可以获得父母全部的注意力,在学业和个人性格培养上的给予全面的帮助。2)家庭中有更多的资源提供给这一个孩子,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外出旅游见世面,上私立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等等。


同时对家庭生活来讲,在只生一个的家庭里,父母双方有更多的时间给对方,保持婚姻的质量。作者指出家庭中做父母的有快乐,孩子才会有快乐。如果父母不快乐,婚姻搁浅,孩子也不会快乐。


作者当然还提到了作为独生子女在将来长大后必须单独照顾父母的重任,以及美国社会对独生子女的一些偏见。尽管这些,现在美国社会开始对独生子女有了重新认识和肯定。

 

这篇文章对我本人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很多程度上给予我和小惠爸爸决定只生小惠一个孩子有了肯定作用。


当初我们决定生小惠一个是因为当初小惠在我肚子里横位,我是剖腹产生的小惠。手术后用吗啡时,医生才发现我对吗啡过敏,手术后的几个小时我一直有激烈的反应。小惠爸爸当时以为我挺不过去了,吓得一直守在我身边,把刚刚出生的小惠让护士照顾着。事后,小惠爸爸决定不能让我再经历生产的过程了。


小惠从出生到九个月大是由我爸爸妈妈在我这里照顾她的。等到小惠的外公外婆回国,因为我和小惠爸爸都要全职上班,小惠就上了托儿所。因为只有小惠一个孩子,我们有经济能力把她送到最好的私立托儿所和蒙特梭利学校上学。

 


在小惠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们用她外公外婆给的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给她开了大学基金账户。 从那以后我们为她将来上大学每个月存一笔钱。 如果有两个孩子话,做这些经济上可能就比较吃力了。


 

作为双职工的父母,因为只有小惠一个孩子,我和小惠爸爸每天回家分工协作,轮流辅导小惠作用,带她去钢琴课,网球课等等。然后还有精力做家务,每天能有时间做夫妻之间的交流,每月有一两次外出过两人世界。

 

当然我也有过“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时候。三年前有忍不住问小惠:“妈妈给你生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好吗?”小姑娘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要!我只要你和爹爹爱我一个人!”看她说的这么坚决,我和小惠爸爸都忍不住笑。接下去的时间里,我多次问小惠同样的问题,她总是非常肯定地否定了。我和小惠爸爸也习惯了现状,也就不再追问她了。

 

因为小惠是独生孩子,我和小惠爸爸在家里采用“开门政策open-door policy”,就是所有小惠的邻居朋友和学校的同学都可以来我家玩。所以我家几乎天天有孩子来和小惠玩,或者周末小惠要么到她小朋友家玩,要么有小朋友来我家玩或sleep-over. 所以小惠一点也不寂寞,个性也非常开朗大方。小惠有玩伴,我和小惠爸爸也就比较轻松。

 

至于以后养老的问题,庆幸美国社会制度的健全和我们现在良好的工作情况,到时我和小惠爸爸只有支持小惠的机会,而不会要她来养我们的。

 

因为这篇《时代周刊》的文章,我和小惠爸爸只要小惠一个孩子的想法算是定下来了。

只生一个好
小阿姨 -小惠和大表姐的儿子


只生一个好
小外甥倾慕这个小阿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