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财政收入同比增4.8%
支出增14.5%
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569.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01.32亿元,增长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063.43亿元,同比增长5.7%;地方本级收入2506.04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收入项目: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7%,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91.2%(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增收因素实际增长9.1%),营业税同比增长14%,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8.9%,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0.9%,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18.9%,关税同比下降36.9%,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39.8%,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4.7%,外贸出口退税同比增长8.5%(相应减少财政收入),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3倍。
2、我国1年多来首度减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中国持有7635亿美元美国国债,较3月末减持44亿美元,为2008年2月以来首度减持。但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
去年9月以来,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一直位于全球首位。截至4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比居第二位的日本多776亿美元,差额较3月末的812亿美元有所收窄。
数据显示,美国4月海外资本净流出额为532亿美元。在长期证券中,外国投资者净买入美国中长期国债419亿美元,低于3月的564亿美元。其中,私人投资者248亿美元和机构投资者171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净买入额,也分别低于3月的300亿美元和264亿美元。这表明,在市场风险大大减小的情况下,投资者已开始将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对象。此外,海外投资者净卖出美国政府支持机构债券25亿美元,净买入美国股票46亿美元,净卖出美国企业债券97亿美元。
3、收盘:道指跌187点
纳指跌42点
受区域性制造业以及住房市场数据欠佳以及资源股大幅下跌影响,美股周一低收。道指周一下跌了187点,创自4月20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主要股指跌幅均超出了2%。
俄罗斯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在周末表示美元仍将维持储备货币地位,他的讲话刺激美元汇率飙升。美元指数上涨了1.2%。
因美元上涨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亚洲与欧洲股市也遭受重挫。能源与原材料板块损失惨重。
4、全国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意味着什么
财政部15日公布的最新财政收入统计显示,在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逐月均为负增长的背景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了4.8%。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财政收入总体上出现好转迹象。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5月份财政收入转为正增长,首先是因为财政收入增长和整体经济情况紧密相连,随着经济的回暖,财政收入肯定会出现恢复增长。此外,从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增长与我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密切相关。
5、紫金矿业董事长抛售股份 公司十高管接盘
新浪财经讯 紫金矿业(9.17,-0.16,-1.71%)董事长陈景河日前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2759.4万股,其中2100万股被公司十位高管接下。
这十位高管此前都没有持有紫金矿业股份,本次两位副董事长蓝福生和罗映南各买500万股,其余高管买入股份不等。十位高管买入价格都是9.15元。本次转让股份后,陈景河还持有8700万股紫金矿业股份。
6、 遏制新股上市价大涨 发行改革重要一环
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新的发行方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向市场化迈出一大步。《指导意见》对网上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减少了大资金与参与网上申购、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的竞争,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新股申购中签率。笔者认为,《指导意见》应该对新股发行价格上市后大涨的问题引起注意。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价格上市后的非理性大涨,带来诸多非理性市场行为和巨大的负外部效应,诱发许多破坏三公原则的行为和道德风险,动摇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资本市场的任何制度进步,应该是更进一步保证市场在发行上市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仅仅是各个参与主体之间赚钱的比例的调整。发行机制的改革,应该引导对这个问题的重新认识。
7、“小非”操纵市场密谋出逃 监管部门重拳出
随着来自中国证监会的一纸行政处罚书送达刘延泽和程文水的手中,中核钛白 (00214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小非”最终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方式为自己大玩“对倒”的疯狂出逃行为付出了代价,同时也为未来的“大小非”违规减持行为敲响了一记警钟。
8、未来十年投资者需对私募股权实施主动
著名的独立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艾德维克日前向投资者发布了其对于私募股权市场的最新评估结果。根据这份评估报告,私募股权投资将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为保证未来的收益,投资者需要在其整体资产管理中对私募股权资产配置实施更为积极的管理。
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各种政府援助和经济刺激方案并没有在市场上激发出支持企业发展所需的可用资本。其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私募股权成为能够向企业提供资金的债权或股权投资资金的唯一来源。因此,私募股权的投资者需要对这类资产在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所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对这类资产的长期敞口实施更加积极的管理。
9、IPO重启冲击比想像中大
股票型基金连续展开减持行动
据新华社电德圣基金研究中心6月15日报告显示,虽然上周(6月5日-6月12日)股指冲高越过2800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基金继续减持行动,幅度较前周略有收窄。分析人士认为,IPO重启对投资者信心的冲击比想像中大,基金操作进入谨慎时期。
统计显示,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平均仓位延续前周下降趋势。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9.02%,较前周下降1.48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69.36%,较前周大幅下降2.22个百分点;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59.89%,较前周下降2.1个百分点。由于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上涨0.27%,扣除被动增仓后,偏股和配置两类基金主动减仓幅度均逾3个百分点。
10、成渝高速或成重启IPO第一单
中国IPO(新股首次发行)重启在即,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位于四川地震灾区的成渝高速(0107),因灾后重建的需求,有望成为A股市场恢复IPO后的首家。成渝高速昨收3.16元,升3.607%。
中证监上周宣布IPO即将重启,市场揣测中国建筑和成渝高速等融资规模较大的个股将进入首发名单。外电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考虑到位于四川的成渝高速的灾区重建概念,其被选为重启后首只新股的可能性最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