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功念恩 |
一则
【我看到谁?】
魏健老师
【ta做了什么事情?】
辅导班安装空调,魏老师忙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希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给老师们和孩子们带来清凉,在炎炎盛夏,我们也能安然上课。
【我如何回馈?】
多承担,把功德回向给辅导班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希望他们与佛结善缘,早日皈依。
二则
【我看到谁?】
李福玲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李老师本来腰就不好,最近家里事情很多,李老师的负担特别重,又要照顾老伴,又要照顾孩子;而且最近还有亲属过世。昨天她半夜才到家,但是她仍然坚持早课、坚持参加yy共修、写观功念恩日记等等。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世间遇到磨难不嗔恨,把家庭的重担挑起来。对佛法有信心,观业忍受,从三宝寻求力量,从内心寻求力量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我看到了李老师的坚强,让我很感动。我更看到了李老师的坚持,让我很钦佩。如果我遇到这么多事,是否还能保持这样一颗精进、清净的心,这很难说。
【我如何回馈?】
向师兄学习,好好发心、好好练心。
三则
【我看到谁?】
杨青锦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组织包车,参加共修或善行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让更多的师兄能到三宝地聆听佛法、践行佛法,让大家一起造共业、造善业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我们每周上山都方便很多,大巴车都是直达龙泉寺或其他目的地。组织包车一点也不容易,因为天津这么多小组都通过包车群报名,难免有一些突发情况。有师兄突然不坐车了,有师兄临时坐车要加进来,需要随时关注包车名单的变化。由此可见师兄的心力有多强。
【我如何回馈?】
向师兄学习,好好承担。另外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不更改坐车计划。
四则
【我看到谁?】
荣华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写观功念恩日记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依教奉行,践行佛法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寺里每位法师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写观功念恩日记的重要和殊胜。观功念恩是师父教导的修心法门,也是给大家留的作业。荣师兄进组不久,就能按照师父的教法,践行写观功念恩日记,给小组的同学带了个好头。
【我如何回馈?】
坚持写观功念恩日记,只有按照善知识的引领一步一步去实践,我们才能在内心和行持上产生共鸣,才能纳法成业,与善知识的心相续融入在一起,依靠善知识的力量,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度彼岸。所以,希望更多的师兄,参与进来,能够试着写写观功念恩日记。
五则
【我看到谁?】
李淑芳师兄、荣华师兄、魏健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发心承担班长、班委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承担师长志业,依教奉行、自利利他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心;小组架构完整了,各项承担分工明确了,践行推广佛法也就容易很多。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4组是大家的,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把她建设成理想的师父学修体系中的一个小道场,能够正确无误的传递师长三宝的教法教义,广结善缘,接引更多同修,从而实现自利利他,共修共学,直至成佛的目标
【我如何回馈?】
从我做起,从班委做起,带头践行师父法师所传授的修学法门,依教奉行,引领拉拔小组学员共同参与践行佛法。
六则
【我看到谁?】
胡玉萍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特别发心,想各种办法拉拔更多的同修来小组学习;策励大家祈求更多师兄都能来参加我们的小组共修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拉拔同修,利益他人,让更多众生接触佛法,离苦得乐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就没有及时想到祈求,也没有积极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兄的行持,让我找到了带动的方向,同时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师兄这样,还能够拉拔更多众生与师父、与师法友团队结善缘,从而在无限生命中种下趋向解脱的善根。
【我如何回馈?】
向师兄学习。对小组学员多关怀、多拉拔,发心与小组师兄们一起造更多善业。
七则
【我看到谁?】
李锦师兄
【ta做了什么事情?】
几乎每周李锦师兄都会供养花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李锦师兄学修的时间不长,但是等流相续特别好,每周二都会想着周三要上课,需要供养。特别随喜赞叹她这样有正知正念。供养三宝功德殊胜。也希望带小组师兄一起来供养三宝。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给我们表法,广修供养无论在汉地还是藏地都是很重要的法门,我们理论上还没有学习到,李锦师兄给我们带了好头,让我们每周上课都能供养鲜花。对三宝有信心,对同修有提策。
【我如何回馈?】
向师兄学习。有时自己也会忘记供养,看到师兄这样,自己感到很惭愧。在以后的修学中生活中、工作中,都应该随分随力的广修供养、勤修供养。
八则
【我看到谁?】
高连芬老师
【ta做了什么事情?】
带动16组师兄共修,老师内心特别慈悲、谦下。对于师兄们提出的建议都非常认真的听取采纳。遇到问题向内反省,从来不会责备别人。
【ta做这件事情的用心是什么?】
与同修们结善缘,希望能利益到更多的众生;尽量的满足师兄们学修上的需求,不断改变自己带动的方式,饶益更多师兄。
【做这件事,给我和大众带来了什么?】
每周师兄们都能有一个上午共修的时间,让我们充好电,继续上路,不断接近我们内心笃定的目标。让大家与佛法更加相应,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小组共修。
【我如何回馈?】
向师兄学习。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遇事第一反应是保护自己,把责任归于外境。我应该向高老师学习,让自己更加谦下,更加调柔,遇事向内缘,反省自己,多听大家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