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想还是坐车的人省心)
这周五到下周一,8月17日至20日,北京市进行奥运会空气质量测试,要求除了特种车、公交、出租车外,所有车辆分单双号出行。这几天,周围的不少同事都在议论这件事,特别是那些住得离单位远的,正发愁那几天怎么保证上班不迟到呢。而前一段时间,电视台换发车辆出入证,要填表、签字等一系列的手续,办公室里也是平添了一阵忙忙碌碌,有的同事就是因为没赶上领导签字,得,明天再跑一趟吧。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在一边优哉游哉的,不用操这个心,原因很简单:我是无车族。
不是因为没驾照,十年前我就拿本了;也不是因为买不起车,奔驰宝马太费银子,一辆普通的代步工具总还是支付得起的。到底为什么至今还是无车族?原因很简单:对我来说,车不是生活必需品。首先,一直住在单位附近,如果开车上班,估计也就是个起步停车的距离,还得费心费时地找车位,不值得;其次,打车多好啊,坐在后座上,想事情、接电话、看书,什么都不耽误,累了还能眯一会儿。再次,公交、地铁也照样坐啊,好在我的工作不必坐班,不用在最拥挤的高峰时间出行,况且真有急事,地铁也比开车有保障多了;还有,不用担心汽油涨价,不用为了停车位跟物业公司理论,不用时不时地得上网查自己的违章记录……真的省心省大发了;最后,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少辆车,也能少一些废气污染吧。
和一些有车的朋友聊起来,发现他们中不少人也未见得多么享受车带来的生活的改变。但一来确实需要,住得远,又没守着地铁、城铁站,何况咱们的公共交通说实话不怎么舒适方便;二来在当下的中国,有车多少还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吧。我就遇到过,看房子的时候,售楼小姐送你出来,陡然看到你叫出租车,那神态瞬间就和之前的热情如火有些不同了。这个时代,“先敬罗衣后敬人”,也不能全怪别人势利。
所以,碰上这种时候,还有天气不好的时候,需要到远郊区去的时候,朋友聚餐想借机躲酒的时候,也会想想有车的好处。不过比起更多的操心事啊,我始终还是觉得无车族挺幸福的。
只是到底不敢说今后永远会做个无车族,除非永远能买得起单位旁边的房子、除非公共交通方便到不用受拥挤闷热之苦、除非公家有事不用一下占好几条车道、除非特殊时期先限制无谓的公车,尽量少给市民添麻烦、除非在路上所有车一视同仁,不用被军车之类的肆无忌惮地欺负……否则,我还是多继续几天无车族的幸福生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