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考后和孩子的一次对话(1)

(2010-11-13 00:37:24)
标签:

个人记录

教育

分类: 教育笔记

  应班主任邓周南约谈,下午去了学校。在办公室见到了孩子的多位任课老师:物理刘、地理张、英语鲁、历史邓、数学黄。其中物理、地理两位老师是第一次照面,给我的印象是敬业、干练。
  去时,恰好段考年级排名刚刚出来。年级共1997名学生,前300名中,孩子的329班占了61人,其中有5个进入年级前10,17个进入年级前50,是名符其实的“特优班”。
  相对炫目的排名以及众师的期待,孩子的名次(年级101名)显然“滑坡得太厉害”。其原因,老师指出来了,主要两点:1、学习积极性不强,如上课不主动发言、课间不找老师问问题、要求背诵的作业缺量严重;2、个性突出,认定的观点不容易更改。
  就以上问题,我作了相应的检讨,主要两点,一是没有和各任课老师及时交流,对孩子的在校表现未作全面细致的了解,二是个人的教育方法一定程度宽化了孩子的自主和独立。检讨同时,表示“回家后会和孩子作一次深入交谈”。

 

  孩子放学回来,我直言“去了学校,被你老师批评了”。孩子说他知道。
  我问:“知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你老师批评?”

 

  他列出了几项,和老师列举的问题基本相同,并称:“老师多次找我谈过这些问题,但我保留个人的想法。”
  “那你个人是什么想法?”我问。
  他说:“上课举手发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便于让老师了解有多少人掌握了知识,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认为,不发言不代表没有掌握知识,发言也不代表就掌握了知识;有疑问就要即时问老师,这个我也知道,但问题是,下课后都追着老师去问是否合适?没有问题是否一定要找出些问题去问?”
  “有道理”,我点点头,见他得到肯定后露出一丝开心,我笑道:“貌似有道理。那么,鲁老师(英语师)布置背诵文章,你多次不完成,又是出于什么想法。”
  “我不喜欢死记硬背,而且不明白英语为什么要背。”他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英语没学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背。”我再次笑了。少许,我继续说:“但我更不知道背了有什么不好,你说,有什么不好?”
  孩子愣住了。
  “我再问你,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是为了便于老师了解授课效果,这是对的、是这个目的,但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例如说,提高你们的表达能力,是不是目的?让每个同学讲出各自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并分享,是不是目的?你有自己的观点,但你不肯拿出来经大家评论,不乐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又是什么道理。我看,这更象自负。”
  孩子不说话,看着我,眼神不再那么坚定。
  “我还问你,我能将背诵下来的诗句引用到作文中,算不算死记硬背;反过来,你作文中需要引用诗句但记不全记不清,只能自己组织词句代替,是不是活学活用?
  你不为形式是对的,但营造气氛算不算形式?例如说,名次并不代表什么,上期你前十,不代表你比别人知识多、不代表你比别人一定就优秀,同样,这次你排在百名以后,也不代表你比别人知识少,不代表你从此比别人差;名次是形式的东西,你掌握了知识并考出了好的成绩,名次就对应来了。但为什么要搞排名?对,就是营造一个气氛,一个榜样的气氛,一个你追我赶、集体向上的气氛。这么一说,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形式就不是形式了,而是合理的需要。
  什么东西都要多方位去思考,换一个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才是思辨。什么东西都要深层次去思考,深入进去,看到核心的东西,这才是思辨。例如说独立能力。独立能力是什么,是自己做饭洗衣服、是独自出外旅游?是,当然是。但独立能力就是这些?它的核心就是这些?不,不是。独立能力的核心是规划、自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享受孤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