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勇发现山西魅力人文旅行山西文化旅游传播传统文化遗产 |
分类: 媒体报道 |


走在汾阳的小街巷,寻找古汾州的踪迹;在介休的后土庙里,感受国内最大琉璃古建的温度……这样的行程,是一位对山西人文旅游有着深厚情怀的人设计的,他叫做刘勇,北京人,历史学硕士、资深旅游媒体人、人文旅行家,并且还写了一本《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在刘勇看来,山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必须得有一个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唤起更多人对山西,包括山西人对自己故乡的认同感。


1 人文旅游就是跟历史对话
刘勇的履历非常漂亮,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专修中国古代史,如果没有辞职,他现在或许是某本旅游杂志的“一把手”,但是他却开启了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文旅行的模式。在山西,他已经走访了四分之三的与古中国有关的人文景观。是什么样的魔力,能如此吸引他?
“我们常会说学了历史之后要做什么?得到高学历就能做研究了吗?其实,历史这个专业就是要结合现实,研究过去,如果连现在都不清楚,还怎么样搞清楚过去的现在呢?”这就是刘勇辞职的原因,用他的话说,在访古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可能性,这就是人和历史的关系,人生是渺小的,所以要敬畏文明。刘勇选择跟历史对话的第一站就是山西,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么多年下来,他的视线从未移开过。山西一共有119个县,直到现在为止,他整整走够了100个。“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关注山西。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是北方的历史,山西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了。”

这么些年来,刘勇走的不是寻常路,他在山西看的不是美好山河,而是专门对照历史、寻找古人的旅行游记,找一些历史遗存的古迹,看现存的文物古建,试图用现存的历史,去与曾经对话。最初,刘勇只是想着写一本关于山西游记的书,也算是对自己辞职的“壮举”有个交代。没成想第一本书出版后,刘勇觉得自己心已经野了,而且在山西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了,所以他决定继续做一名人文旅行者。


2 从一个人游变一群人游
人文游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那就是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勇走的路,就是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在游走的过程中,他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刘勇说,之前他都是自己一个人“穷游”,从北京到山西各地市,要深入大山,去看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文物古建,公交车、面包车、摩托等各种交通工具基本上都坐遍了。这条路,走得很艰难。村子里路不好,有时候为了看一栋古建,哪怕是一座破败的庙宇,刘勇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附近连个住宿和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回到北京时,刘勇会经常跟大家聊天,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访古很有意思,也表达了想跟着他一起“玩”的兴趣。不过从一个人游山西变成领着一群人游,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
“我同学中有不少当了历史老师的,有一次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对这些传统历史和文物并不了解,对于历史的认知还停留在书本的状态。如果历史老师都不了解这些东西,学生们怎么可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呢?”从那一刻开始,刘勇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山西开展人文旅游的信心了,而这几位历史老师就是他的第一批跟随者,在暑假期间,他们会专程来到山西,寻找历史中的最为真实的一面,触摸那带着历史温度的遗迹。



3 让更多的人爱上山西
人文旅游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原生态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种实地探访,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呈现。比如前不久刘勇刚刚组织的汾阳探秘游,里面有一个探访点叫做“峪道河”,从照片上看,就是一个废旧的河道,周边堆砌着垃圾、碎石头,这样的风景地貌不仅吸引不了外地人,或许就连当地人也不会到此玩耍吧。可是要知道在193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曾经邀请外国好友在这度假,而在这个外国友人的回忆录里,峪道河曾经是一个很美的山谷,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最为美妙的一个假期。这,就是人文旅游的精华所在,你看到的历史能对证曾经的历史,这种穿越感和惊喜感是人文旅游带来的最大的感受。
精神享受,是旅行的最根本的意义,人文旅游就是这样的。“山西人文旅游的潜力非常大,但是就目前来看也有很多需要改善的,比如很多旅游地区的设施不完善。虽说人文旅游大都是原生态的东西,可是客观地讲,很多基础性的东西没有做好,大家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去做这件事情,包括投资方,包括管理者,意识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觉得山西人文旅游要发展,应该先把文化发掘出来,旅游设施配套,然后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也就是刘勇要把一个人的人文旅游做成一群人共同游玩的初衷——他要在探访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出去,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通过良性的社会市场竞争来推动。
让更多的人爱上山西,让山西人爱上故乡,这是刘勇的目标,也是他最美好的愿景。
感谢山西晚报孙轶琼编辑的采访报道。本文发表于山西晚报2017年6月13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