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平伯方村仙翁庙张果老唐玄宗李隆基道教 |
分类: 穿越人文山西 |
唐代皇家将自己打扮成老子的后裔,对道教推崇有加,唐玄宗就是尊道的典型。历史上还有唐玄宗早年在任潞州(今长治)别驾期间的一些故事。据说,在此期间,他就和张果老过从甚密了。
这些历史积淀,投射到现实社会中又有了新的影子。在晋东南地区,我们会发现一类地方神仙崇拜场所——仙翁庙。和二仙、府君类似,仙翁崇拜也是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不断演绎而来,最终完成了从历史到文学的演绎过程。
高平西部村落间小庙宇无数,和王报村不远的伯方村里就有一座仙翁庙。在山西各地繁多的古迹里,这座古庙外表看属中上等,而内部有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珍贵宝物——壁画。




我来到村北边的仙翁庙外,就看到山坡上十分威武的古庙:山门和钟鼓楼并列,亭台楼阁,很有气势。进入山门,看到这里也是有倒座戏台。和戏台很近的地方是重檐歇山顶的二层亭阁,石栏板上还有精致的花草雕刻图案。当地人说这是玉皇阁,但一般的庙里的玉皇阁常常放在建筑群的最后,这里却紧挨着山门。或许是地形所限而为吧。



小庙建筑之奇在,从玉皇阁北到献殿用一条南北纵向的两面坡顶长廊连接起来,长廊之间还做出了石拱桥。高坡上建造的石拱桥完全是为形式需要。这和张果老倒骑驴之类的故事大概有关。这座三开间的献殿的方向不是正规的南北,而是和长廊的形式一样,改为东西朝向,屋顶为卷棚顶。南北面则完全敞开,为进出主殿的通道。这个长廊和平顺的九天圣母庙内的形式颇为类似,是比较少见的。



仙翁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有琉璃脊饰,正屋脊上的鸱吻有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题记,这是当时重修大殿的年代。当然庙内碑刻上记载元明多次重修过。只是始建年代已不可考。


殿内居中供张果老像,北墙上的壁画内容是是群臣朝拜。


东西山墙上就是10年前被发现的唐玄宗朝拜泰山图,尚存有100多平方米,人物100多个。东壁上是唐玄宗泰山封禅过程,西壁上是封禅归来情景,画法简洁明快,细节生动。东墙壁画上的唐玄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身后有仙人为其奏乐欢送、迎面有地方官夹道迎接,场面宏大。西墙壁画上的唐玄宗略显焦虑,有风尘仆仆之感。这座大殿在明代重修过。壁画内容是唐玄宗,就技法看,认为是明代作品更为靠谱。
既然唐玄宗和张果老的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那么这仙翁庙的出现也很可能在那个时期。只是我们现在看不到早期的地面痕迹了。
庙名全称为总圣仙翁庙,总圣是唐玄宗给自己上的尊号,这里连在一起,一说供奉的是唐玄宗和张果老两位主神。


伯方村里的古庙还有几处,如仙翁庙附近的三官庙、祖师阁等。每座都有一段生动的当地民间故事。

仙翁庙整修之后,庙前的水池清理出来,道路也整洁多了,人文景观逐渐恢复了生机。现存古建和壁画是仙翁庙的有形遗产,连同有关文献、文学艺术、民俗活动都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让我们珍惜。
5月19-21日,周末山西访古活动第二站,汾阳山西故人来。欢迎师友们参加!